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北京现代停工已是常态?门卫表示高度警觉


       “大爷,今天里面上班吗?”

       “你这问题就敏感,再问我就找安保了。”

       从北京现代第二工厂大门向里望去,厂区内静得空无一人,于是向门卫大爷打听。

       

       现代汽车今年在中国上半年创下了65%断崖式销量下跌、欠款供应商1亿多元,导致零件停供、工厂停工,加上萨德影响,就能够理解当下的北现,为何连门卫都对外界的“打听”表示高度警觉了。



        9月1日,北京现代工厂“停工风波”已经过去2天,虽已有多家媒体爆出,该品牌在国内的四家工厂均已恢复生产的消息,但是去了才发现,是否生产似乎已经成了北京现代的难言之隐。

        停工已是常态?

        从几乎满位的停车场、物流车的进出可以肯定,北现在京的三家工厂确实已如媒体报道,均已恢复生产,但“没有以前忙”是周边群众和厂内工人的反映。


        不过据在第一工厂周边做生意多年的顺义群众介绍,与过去紧凑的工作时间相比,“(如今)上班时间没那么长了,有时会放两天假,但不是高温假。”

        “有时一个月能上二十几天班,但也有一个月上一周班的时候。”顺义群众说。

        据了解,这种“间歇性休息”的状态从去年就已经出现了。如果情况属实,那么,这次的停工至少对一厂来说已经不是头一次了。

        然而,就在9月5日,北京现代一家工厂暂停生产的新闻又被爆出。短短一周内出现两次停工事件,在我们看来很意外,大哥可能觉得“习以为常”了吧。

        中午十一点多,第一工厂的一些员工陆续到厂外吃饭。而第二工厂和第三工厂就清静多了。

        除了物流车的进出外,即便在中午12点半的午休时间,也难看到第二厂区内有人走动。



        正常来讲,9月正是车企的生产高峰期,然而,大约下午三点左右,往正门口走的沿途小路,刚好可以看到第三工厂的篮球场,二十几个穿两种颜色队服的员工正在打比赛。

        虽说下班时间是五点,但从四点开始,已经陆陆续续有员工从厂区离开,三五成群打车的,或是驾车或是骑自行车离开。而到了五点,大批人潮从厂区内涌出。



(下午五点,第三工厂员工下半潮)

        第三工厂的一位员工表示,“今年工作进度和去年比相差不多,时忙时闲,前段时间不太忙,但从9月开始就该忙了。”

        可现实却又来个转折号,9月5日,外媒称,北京现代旗下一家工厂已暂停生产,原因是又一家供应商因被拖欠货款而拒绝向北京现代提供零部件,这是北京现代一周内第二次宣布停产。

        此前停产一周,是因为一家法国供应商因拖欠货款拒绝提供汽车油箱。 而这次则是汽车进气系统供应商。

        4S店“亏本销售”

        生产情况不乐观,那销售呢?

        Man哥选取了通常一周买车高峰期——周末。

        周六下午,北现位于北京海淀区知春路的京现荣华店,虽处繁华地段,人流量颇大,但店内却只有5个人在看车,其中还有3人明显是陪看的友人。在店内的半个多小时里,不再见有新客进店。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销售人员说,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店里的生意就惨淡很多。“以往看车的人刚下车,另一个就跟上了,几个销售员需要通过手台隔空喊话。”



(周六下午的北现京现荣华店)

        而周日上午北京现代花乡桥店也同样冷清。几位销售人员在门口的迎宾台前聊着天,并不是很在意进门的顾客,而整个店内看车的顾客也仅有两人,店员确实比顾客多很多。



(周日上午十点多的北现花乡桥店)

        相比之下,周日下午的北京现代鹏奥海淀店状况要好些,一小时内看车客户有七、八位,却都是看看就走,真正坐下来咨询谈价格的一个没有 。

        其实4S店为了提升销量,也是“豁出去”了。鹏奥海淀店一名销售人员表示,“北现所有4S店都在赔钱卖车。”去年领动车优惠6、7千元,而现在的优惠价格为1.5万元;朗动去年优惠2万元,现在则优惠2.8万元。

        尽管大力降价,但该店的销量仍大不如前。销售人员反馈,以往店内的月销量在100-200台左右,但2-4月的月均销量却仅40台,下降幅度高达6成以上。

        销量骤降的背后原因

        销售人员所说并无夸张,今年前7个月,北京现代轿车及SUV共销售35.1万辆,而去年同期销量为59.2万辆,所有车都是同比销量下滑。



(北现旗下几乎所有车型销量均同比大幅下滑)

        对于销量骤降的原因,北现销售人员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环境不理想。“由于去年购置税减半,以及国一、国二车要求报废的政策,去年的客户已经透支一部分,造成今年的销量不太好,这是市场影响。”



        这样说不无道理,可若只因大环境影响,那一汽-大众、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前7个月销量均在上涨又是什么情况?甚至吉利、广汽等自主品牌销量也呈上升趋势。

        显然韩系车更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毕竟前几年的销量猛增,更多是托了中国抵制日系车的风潮,韩系车某种程度上是日系的代替品而已。

        如今,抵日风波过去了,日系车市场份额在恢复,而日系车本身也在不断弥补在华车型的短板,过去被诟病的安全配置,现在基本开始向德美系车看齐,价格却在不断下探。

        上有日系车下压,而原来位于韩系车之后的中国自主品牌则是突飞猛进。

        反正都是山寨日系,比韩系更多配置、更强调被动安全,造型甚至不输韩系,国内更是有自主品牌领导公开表示,韩系车再区别对待中国消费者,被中国自主品牌赶超也就是几年的事情。

        而韩系车呢?为了扩充产品线、节约成本,采用“四世同堂”的策略,伊兰特、悦动、朗动、领动不过是一款车的不同换代,这就像当年大众的老捷达、宝来、速腾。

        韩系则恨不得旗下所有车都这么干,并且安全配置大幅落后于时代,向中国的五菱看齐。



        最近现代似乎也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或许主要原因是在自身,其再次调整了北京现代的总经理,由谭道宏接任上任不足一年的张元新。

        谭道宏早在2005年就进入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后任现代中国副总经理、总经理,直到2015年才返回韩国,十年的中国履历,对中国各方面可谓十分熟悉,这次到北京现代出任总经理,应该说是重返事业发起之地,也多少也能看出现代是真急了。

        不过无论谁接任,只要韩系车继续现在的产品策略,继续将中国视为落后市场加以对待,那中国消费者只会用萨德这样的借口,把韩系车排除在外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