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共享汽车面临困难多:牌照资源紧张停车位不足

       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期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分时租赁发展”,这给共享汽车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在产业和资本喧嚣的背后,专家认为,共享汽车在中国起步较晚,牌照、停车位、充电桩已成为制约共享汽车发展的三大瓶颈。

  共享汽车企业“跑马圈地”

  这几个月,29岁的深圳上班族黄小姐有了自己的新“座驾”,每天上下班、逛商场,她都会选择“佰壹出行”的共享汽车出行。

  “深圳汽车限购,买车还要摇号。”黄小姐介绍说,自己驾照到手已经好几年了,但一直没有摇到车牌号,共享汽车的出现提前圆了她的驾车梦。

  而在北京,26岁的刘晓倩会时不时开着“Gofun出行”的共享汽车前往北京市的热门商区。“北京限行限购,共享汽车不仅能满足我的驾车需求,还很酷。”

  事实上,作为城市公共出行的补充,共享汽车正在国内多个城市蓬勃发展,而各大共享汽车企业也开始“跑马圈地”:在北京,首汽集团的“Gofun出行”已经投放共享汽车10000多台,分布在核心城区的1000多个投放点;在上海,上汽集团与EVCARD合资成立的“环球车享”已投放运营6500辆;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在深圳,宝港能源、比亚迪、中兴、车普智能、联程等企业的2000多台分时租赁汽车每天活跃在街头……

  企业的活跃带动了共享汽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据《2017中国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披露,中国目前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达到3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到2020年,整体车队规模有望达到17万辆以上。

  “共享自行车解决了零到十公里的出行,而共享汽车可以解决十到一百公里的出行。”环球车享首席市场官黄春华说,推动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对汽车产业、城市发展和用户出行意义重大。

  在专家看来,《指导意见》的出台,显示国家已将共享汽车视为减缓大城市私人轿车快速增长的途径。共享汽车或将成为多层次城市交通体系一部分,为人们提供出行方式新选择。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数据中心副秘书长吴小员表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获得政策支持,预示共享汽车将逐步进入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

  城市管理难以跟上

  因看好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深圳市宝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港能源)准备今年年底前,在深圳投放10000台共享汽车。但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近来却遇到了挑战。

  据宝港能源总经理吴波介绍,由于受车牌指标限制,这一计划中共享汽车的投放数量被缩减到了4000台,而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企业实际获得的牌照只有900张左右。此外,共享汽车必需的停车场地也只实现了计划目标的15%左右,推进缓慢。在这之前,宝港能源的目标是获得200个左右的停车场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行业现状调研及十三五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尽管政府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但共享汽车发展所面临的困难,远比当初想象的多。”吴波说。

  而宝港能源面临的困境,正是当前中国共享汽车行业的缩影。

  共享汽车的发展虽然如火如荼,但牌照、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短缺,成为制约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对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来说,卡脖子的不是钱,而是车、桩、位一体化的共享。”吴小员说。

  宝港能源的遭遇说明,牌照紧缺是共享汽车面临的首要难题,而在牌照资源紧张的城市,这一矛盾更加凸显。

  停车位不足是另一大问题。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公共停车位资源本就紧张,许多共享汽车无车位可停。多家共享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取还车网点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但已有网点远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停车位不足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共享汽车也面临充电难题。新能源共享汽车需要大量充电桩来配套,然而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和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严重制约了共享汽车的车辆运营率。“Gofun出行”首席运营官谭奕说,充电桩越多,车和桩离得越近,充电效率和运营效率就越高。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增容是一个大问题。

  专家认为,共享汽车在国内处于发展初期,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个行业需要资金,更需要充电、车位、运营等资源。国内共享汽车已现爆发迹象,城市公共资源却“捉襟见肘”。

  还需共同发力解决难题

  由于与环保出行的理念契合且更具经济性,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共享汽车发展的主流,各地政府也都明确表达了对新能源共享汽车的支持和鼓励。比如,深圳就对新能源汽车实施“不限牌、不限行”政策,同时鼓励集约化的出行方式和资源共享。

  然而,即使市场欢迎、资本青睐、政府支持,共享汽车的发展还是遭遇到了诸多挑战。

  “短时间内,共享汽车的大规模出现让相关部门有些措手不及。”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毗邻香港,拥有华为、腾讯等一大批全球知名企业,属于高密度超大城市,汽车牌照、停车场、道路等资源都非常紧缺,与共享汽车相关的运行、管理等法规细则也没有出台。他认为,共享汽车的“突然爆发”,甚至有可能扰乱现有的交通规则和秩序。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雪说,共享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与日渐紧张的公共资源之间,必将出现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公共配套资源如何及时跟上、合理配置,将考验政府部门的智慧和能力。“面对共享汽车的‘爆发’,政府部门必须未雨绸缪,加强车牌、停车位、充电桩等公共资源的建设、调配和管理,及时满足共享汽车发展的需要。”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李艳霞也认为,目前共享单车在运行中出现了“乱停乱放”、“占用行车道”、“肆意破坏”、“违规骑行”等一系列乱象,政府管理部门需要考虑共享汽车如何才能避免出现与“共享单车”类似的问题,让共享汽车能更好地融入现有的公共交通体系,成为其重要补充。

  面对共享汽车出现的种种问题,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我们正在联系深圳所有的共享汽车企业,希望成立一个共享汽车联盟,把各自的网点拿出来共享,按照统一标准来收费,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企业的营运成本。” 吴波说。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则表示,公司正积极探索将共享汽车和无人驾驶结合起来。“当用户叫车时,汽车可以通过无人驾驶到达用户所处的位置,而当用户用完车后,汽车可以通过无人驾驶再前往别的用户处,或者到达专用的聚集地等待新的客户订单。”

  吴甘沙说,共享汽车属于重资产,无法像共享单车一样做到海量投放,如果能借助无人驾驶等智能化手段,则可以开启“车接人”新模式,解决共享汽车“停车难、找车难”的问题。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