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二徐”对调尘埃落定 做强一汽是关键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8月2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布主要领导调整决定,终于让“二徐”对调甚嚣尘上的传言,尘埃落定。

这是自2015年一汽、东风换帅之后,汽车圈内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徐留平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徐平同志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

有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加强一汽自主产品的开发与建设,同时加强长安自主品牌建设与国际合作。

事情并不简单,此次一汽、长安换帅,不单单只关乎两家汽车企业,在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充满变革的当下,这种变化或将预示,国企大协同、国企改革、做强一汽、兵装提升、新制造时代,以及东北工业振兴。

一汽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企业地位决定了它的任何问题相对而言都比较复杂。长久以来,自主品牌销量低迷、股市业绩惨淡、品牌竞争力持续下降、人员动荡。

“国有车企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不是一把手问题,是机制问题。国有车企的自主创新应该学长安和广汽,徐留平在长安的经验对于一汽自主品牌的发展非常有利,这在股票市场上的反应就是一汽轿车大涨,股民用钱投票。”8月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徐向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做强一汽是关键

这场变动,对一汽来讲,意义重大。

徐留平进一汽的消息传出后,资本市场给予了积极反馈,一汽系股票大幅上涨,甚至涨停,无论是一汽内部,还是汽车业内,现在都对一汽发展充满期待,对一汽的改革充满期待,对尽快确定领导班子充满期待。

经历了徐平“反腐时代”的一汽需要破茧重生,徐留平的到来恰逢其时。

“一汽不缺人才、不缺技术、不缺钱,只缺能带领大家艰苦奋斗,锐意改革,又能无私奉献的年青力壮的领导人。徐留平来了,他年轻,班子不会再是过渡的了。徐留平在长安做得很好,自主搞得很好,这是他领导一汽的底气和基础。徐留平历来坚持改革,这正是一汽需要的,需要改变老国企的毛病,改变不少干部不求进取的现状。”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原北汽集团董事长安庆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他认为,徐留平去了一汽之后,搞好一汽是问题的关键,其他都不是当务之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三大汽车央企未来如何整合,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做强一汽。

8月2日,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上,中组部宣布徐留平的任命后,徐留平表态:“一汽必须承载起 汽车强国梦 的重大责任,我很乐意过来。”

对于一汽的现状,徐留平表示,在徐平董事长带领下,实现了一汽的平稳过渡,保持较稳定的总体生产经营,在合资企业成长的同时,自主品牌也取得进步,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首先,徐平在一汽的时间很短。2015年5月7日,徐平告别东风,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在他上任后的第四天,徐平走访了集团营销部、财务部、经营管理部和技术中心等多个部门,他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一汽在自主品牌业绩上的落后局面,短期内,他需要摸清情况、稳定人心。

在两年的任期内,徐平颁布一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新的组织构架:组建乘用车、商用车和红旗三个事业部。

当然,两年的时间不足以让一汽自主品牌的实力有根本性的改变,由于自主品牌的提升效果平平,外界对徐平能够带领一汽股份整体上市的最初期待,转变为“反腐时期过渡者”。

可是,留给徐留平的时间并不充裕,汽车产业的优胜劣汰的淘汰赛不仅已经拉开序幕,而且在不断加速。“一把手的作用非常关键,但是要有思想准备,一汽的改革会遇到最大的惯性阻力,如果用常规的办法恐怕短期很难见效,时间久了看不到效果,大家就会失去信心,而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8月2日,徐留平明确了一汽集团进一步的具体工作。第一件事,是全力以赴打造自主品牌,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二件事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继续抓好合资合作,增强后劲;尤其是在合资占比未放开以前,尽可能取得更大利益;第三件事是进一步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他特别强调,要直面问题,直击痛点,大胆改革,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迅速在自主品牌上有建树。

据了解,徐留平到任一汽后,他的社交账号头像就更换为一辆“红旗”概念车,昵称变成了“第一汽车,第一品牌”。

现在,对53岁的徐留平而言,此次北上,不仅肩负着将疲软的一汽走出困境的责任,更为重要的是,更代表着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再振兴。

三大汽车央企整合前奏?

在“二徐”对调消息确定的当天,国资委内部人士表示,一汽、长安高层互调,属于正常的人事调动,和重组并无关系。“尤其是一汽、东风与长安三家央企整合,目前并无迹象。”

但话锋一转,他认为,汽车央企也确有重组的必要,“重组从技术上看不存在问题”。

国家相关政策表明,我国国企大协同势在必行。“这样的调动同样有利于兵装集团的整体提升,不能因为身在汽车行业,就只看长安汽车,三大集团的整合同样有助于兵器集团的提升,迎接新制造时代。”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

东风、一汽、长安是国资委下辖三大汽车央企,很有可能在整车、零部件、物流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降低成本、回馈消费者。

其实,早在今年2月17日,为加强央企协同协作,加快核心技术能力,一汽与东风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共同创建的“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这也成为央企加强合作的一次重要实践。

根据官方消息透露,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集中在五个领域展开合作,包括构建前瞻共性技术平台、共享基础和先行技术研究成果;发展智能网联技术、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及轻量化技术;培养汽车技术创新人才,推进汽车科技创新与先进成果转化;投资试验验证设施设备;培育双方共同的战略供应商。

而长安汽车在技术方面的积累和投入很多,曾有消息透露,长安汽车有意加入该前瞻共性技术创新中心。

在技术层面,长安汽车先后建立日本、英国、美国、北京研究中心,并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用于自主研发,至“十二五”已经累计投入490亿元,并建立起“五国九地”的全球研发格局。

这一切恐怕源于,徐留平是一个技术狂人。

几年来,徐留平几乎每年都精选行业专家与他本人或他的高管团队交流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国内技术现状和全球发展趋势,“他本人会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听课和记笔记”。

“与开会时发表个开场白就溜之大吉的车企领导相比,徐留平就是个技术狂,如果未来一汽、东风和长安真有整合的那一天,徐留平具备成为这个 世界级航母 掌舵人的潜力。” 8月2日,精进电动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蔡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

当然,也有保守者认为,一汽东风领导互换、一汽长安领导互换,理论上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整合与合作,但现实与理论的差距巨大。

三个企业的产品重叠度高,有竞争关系,合并不会在市场上形成协同发展作用,但可以共享产品平台与供应链体系。此外,三者合并会产生大量的冗余管理人员,但这对民企抢人才有利。另外,三者合并还会造成三个集团旗下合资公司的复杂国际合作问题。

对此,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人张君毅表示,“对一个企业而言,组织架构一定是要跟企业战略相匹配的,这是顶层设计的工作,的确困难重重。相信国资委一定有所考量和安排。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国家政策的大方向是要把国有资产做大做强,把央企做大做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