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赵薇“出局” 万家文化16亿元出让控制权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竞争态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新京报讯 (记者朱星)影视明星赵薇入股万家文化的尝试,在监管层的关注下无疾而终。不过,这未能影响万家文化实控人孔德永的退出节奏。

8月7日,万家文化公告称,公司实控人发生变更,浙江富豪俞发祥旗下的企业以16.74亿元的代价获得万家文化29.72%的股权,俞发祥也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次交易的价格,较赵薇去年底收购时相比打了5折。此外,万家文化正因为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且面临退市风险。

16亿元出让控制权 原实控人“抽身”

8月7日,万家文化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孔德祥及其一致行动人刘湘玉,将两人合计持有的万家集团100%的股权,转让给祥源控股,交易作价16.74亿元。

交易前,万家集团持有万家文化29.72%的股权,并是后者的控股股东;交易完成后,祥源控股成为万家文化的控股股东,持有祥源控股82.66%股份的俞发祥也会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受益这一消息,8月7日万家文化复牌首日股价涨停。截至收盘,报10.35元,涨9.99%。

此次交易堪称“高效率”:工商信息显示,万家集团已经于8月2日做了股权变更手续,股东变更也已经完成,其目前的法人代表为陈亚文。

和此前赵薇直接收购万家文化的股票不同,此次交易的万家集团,旗下资产还包括浙江万好万家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厨卫酿造有限公司,以及持有红星美凯龙家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

万家文化未公告此次交易的万家集团资产状况,仅表示交易价格是双方商议确定的。

去年年底,赵薇拟受让万家文化29.72%的股权、控股上市公司时,其要付出的代价为31亿元。仅过了约9个月,该部分万家文化控股权交易价格几近“腰斩”。

不仅如此,此次交易价格也低于万家文化停牌前及当前的“身价”。公开数据显示,万家文化7月29日停牌前每股为9.41元,其29.72%的股权市值约为18亿元。8月7日,万家文化复牌后以涨停收盘,报收10.35元/股,按此价格计算,其29.72%的股权市值为20亿元。

与此相应的是,万家文化的股价与赵薇筹划收购时相比,也跌去近半。去年12月底,赵薇宣布收购万家文化时公司股价为18.38元;从今年1月17日至最近一次停牌前,万家文化股价下跌约61%。

上市公司尚处于被立案调查阶段

今年2月27日,万家文化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通知,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万家文化当时表示,若此事触及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况,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在被立案调查前,万家文化因为赵薇杠杆收购一事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2016年12月26日,万家文化公告称,第一大股东万家集团拟将其持有的1.85亿流通股转让给西藏龙薇传媒,赵薇持有后者95%股份,交易作价30.6亿元。交易完成后,赵薇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监管层的追问下,万家文化披露,赵薇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资金中,只有6000万是股东自有资金,其余的或来自万家文化股票质押融资,或来自第三方借款。

在各方的质疑声中,龙薇传媒一方表示,银行拒绝质押借款,上述交易无法达成。随后,万家集团和龙薇传媒更改了交易方案,将交易股份降低至3200万股,转让总价降至5.29亿元。

今年4月1日,鉴于“股份转让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该部分股权转让协议也被双方解除。至此,赵薇与万家文化的“缘分”暂告段落。

截至目前,记者尚未找到公开资料披露证监会对万家文化的调查结果。

在此前对于遭立案调查的公告中,万家文化提示,公司若因此立案调查事项触及欺诈发行或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情况,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存在退市风险。

■ 相关新闻

接盘者俞发祥:身家67亿 曾控股海德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接盘万家文化的俞发祥不是资本市场的“新面孔”, 2001年,他和俞水祥曾通过受让海德股份(时名“琼海德”)26.93%股份的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工商资料显示,目前俞发祥和俞水祥同为祥源控股的股东。

仅仅一年后,2002年4月,祥源投资受让了俞发祥等手中持有的海德股份26.93%的股权;资料显示,祥源投资是俞发祥的关联企业。公开资料中,已经难以找到当时这笔交易的具体细节。

同年7月,浙江省财政厅旗下的耀江集团,又受让祥源投资原股东干勇、俞红华51%的股权。耀江集团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2012中欧校友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介绍中,对俞发祥的介绍称,“其20岁创建了海南祥源公司,30岁成为中国最年轻上市公司的董事长。”“2001年4月,俞发祥斥资近一亿元,控股收购上市公司‘琼海德’”。

根据万家文化公告,俞发祥旗下控制的企业达67家,不过,其控制的企业中,除了新得手的万家文化,目前已没有其他上市公司。

根据公布的身份证信息,俞发祥生于1971年,无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2016年胡润富豪榜显示,俞发祥身家财富达67亿元。

祥源控股截至2016年底总资产为255亿元,净资产为80亿元;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期净利润为12亿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