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行业不景气造成出租车司机大量流失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出租车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两年前,每天开12个小时车,每月起码有六千多元收入。可今年旺季可能也就四千余元,淡季不足三千元。”珠海公交柏宁出租车有限公司司机杨俊峰说。

“现在快餐价格、房租价格、小孩学费都在上涨,但是出租车的价格没有涨过。”另一名出租车司机许玉乐说。

珠海市8月2日就出租车运价举行听证会,连续运行21年的出租车价格方案将迎来调整。据不完全统计,近期福州、秦皇岛、遂宁、桐城、长治等地先后上调了出租车运价,南京、济南、济源、襄阳等地已开始征求意见,或正在组织听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已满一周年,出租车行业却愈益陷入司机流失、公司亏损的窘境。由全国近60家出租车企业和协会成立的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7月下旬致函国家发改委,呼吁优化完善出租汽车的结构性运价。

“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运价改革,不能片面理解为出租车涨价。”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葛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巡游出租车行业目前的境况部分来自于网约车的竞争,而网约车实行的动态调价机制、员工薪酬模式等,又是巡游出租车运价改革的方向。

公司亏损司机流失

近期出租车已经或拟调价的城市中,秦皇岛上次调价是在2006年,长治是在2010年,珠海则是在21年前,出租车运价脱离市场行情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的报告显示,从1990年到2016年的26年间,上海市出租车的运价只增长了34%左右,而同期上海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82元猛增到54305元,涨幅近24倍,同比上海市CPI指数则上涨了277%。

最近10年,上海和北京的出租车运价尚有24%的涨幅,而广州和深圳的涨幅分别只有2.5%和3.5%,与两地157%和116%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海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强生出租公司2016年经营净利润为-6251万元、单车净利润-461元/月,首度出现了亏损。报告称,国内主要城市的出租车公司也大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中小城市的出租车行业发展也不乐观。河南省济源市价格成本监测所对今年5月10日-8月2日的出租车价格监审发现,当地财政补贴前,出租车单位里程行驶平均成本为1.23元/车.公里,补贴后为1.15元/车.公里,而目前运价为每公里1.2元。

行业不景气造成出租车司机的大量流失。

福州市物价局文件显示,不少司机选择离开巡游出租车行业。由于缺少司机,许多车辆由原两班制改为一班制,一些车辆处于停开状态。截至2017年3月,4家国有出租车公司直营的2286部车辆配有2317个司机,人车配比仅为1.01:1,缺少司机2718人,有662部车辆停运。

“前两年,大量巡游出租车司机流向网约车行业,最近半年来,由于网约车停止补贴,有一定的向巡游车回流现象。”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葛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他不确定能否恢复至网约车补贴前的水平。

“巡游车与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双向流动,对整个出租车行业来讲才是健康的,这样相互刺激才能提升服务水平。人员的流动只是新老业态融合的第一步,下一步将会出现网约车公司收购或联合巡游车公司的现象。”南京卓讯汽车租赁公司副总经理殷浩说。

出租车如何动态调剂?

“巡游车不合理的定价机制下,导致有的司机在高峰期宁愿休息也不愿亏损接单,相比之下,网约车的动态调价机制更具竞争优势。换句话说,巡游出租车的运价不能用市场杠杆满足供需变化。”殷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网约车动辄1.5倍的调价近期也饱受批评。今年4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时建中就批评滴滴的加价模式:如果经营模式是设法在消费者之间引入竞争,让消费者相互竞价方能获得未有丝毫品质提升的服务,毫无疑问是不道德的。

相比之下,实行政府定价的巡游车如果调价要先开听证会,“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听证为单次调整,我们建议将出租车运价与当地的物价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燃料成本等数据建立联动关系,对运价联动机制进行一次听证后,可以定期根据条件的变化,自动进行调价。”葛磊说。

“但出租车的调价不能像目前网约车这样一天之内就调几次,否则会让乘客觉得随意性大、不公平,”葛磊说,“可以在高峰时段和节假日采用统一标准的浮动价格,比如台湾地区就规定春节的那一周,出租车每单加收20元。”

目前南京、福州等地已明确提出由政府定价向政府指导价过渡。比如,南京市将由政府发布出租车的起步价、每公里车费、价格浮动范围。出租车经营者根据车辆等级、服务质量等因素,在浮动范围内,确定实际执行运价。

据《法制日报》报道,时建中认为滴滴高峰期“任性加价”的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监管力度持续趋软。

而巡游车的动态调价将是在监管之下进行,比如长治市规定,巡游出租车经营者在正式实施上下浮动运价标准前5个工作日,报市价格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并在巡游出租车内或选择车辆顶灯信息、网站、新闻媒体等多途径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