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车企利润是零部件企业4倍以上“夹心层”企业难做大

  2016年全年,汽车产销完成了双超2800万辆的答卷,增幅比上年有较快提升。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1月22日,共有6家上市车企发布2016年业绩预报,其中5家预喜。

  而在平稳发展的行业大背景下,不仅整车行业偏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需求规模也在不断增长。从业绩预报来看,截至1月22日,在55家发布年报预告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中,超过九成的公司在2016年实现了利润增长。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相比长城汽车去年预增100元-106亿元净利润;最赚钱的零部件企业潍柴动力净利润盈利仅为21.5亿元-25亿元;两者净利润相差4倍-5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下游整车产品价格下降,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进而压缩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大、中型企业凭借技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汽车行业处于景气周期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汽车产销分别是2811.88万辆和2802.82万辆,同比增长14.46%和13.65%。可观的数据显示出了去年一整年来汽车行业的良好的发展态势,《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统计数据发现,截至2017年1月22日,共有6家上市车企发布2016年业绩预报,其中2家预增,3家略增,1家预减。

  其中长城汽车盈利最多,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亿元-106亿元,同比增长24.1%-31.5%;亚星客车利润增幅最大,公司预计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0万元至8000万元,同比增长197.00%至296.00%。

  对于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亚星客车表示主要受三点因素影响。首先是公司销售渠道拓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获得更多客户的认可,销量大幅上升;二是随着产品结构的变化,盈利能力强的产品占比不断扩大;三是公司大力推进降本增效活动,成本和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关于2016年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的态势,崔东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是受到各种政策以及市场条件的影响。首先是整体经济的发展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前行;加之汽车品牌对于新能源等热点的把控,适时推出新产品进入市场,才有了去年汽车行业的亮眼表现。

  零部件公司业绩喜人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统计数据发现,截至2017年1月22日,沪深两市共有55家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布了2016年年报业绩预告,51家业绩预喜。其中19家预增,23家略增,6家扭亏,3家续盈,1家预减,1家首亏,1家略减,1家不确定。

  从具体的业绩来看,上述5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已有48家发布了预计净利润,其中潍柴动力名列榜首。根据公司业绩预报显示,预计2016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21.5亿元-2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5%-80%。

  潍柴动力在分析其2016年全年业绩预增原因时表示,国家治超限载政策的实行、动力煤运输需求的提升、重卡行业的复苏以及公司传统业务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对于公司业绩的增长都有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销量的上升是导致业绩同比上升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年报业绩预告的52家零部件公司中,仅有金固股份一家预计净利润亏损,预计首亏额或达1.27亿元。公司方面表示,公司亏损主要原因是因为汽车后市场互联网业务的亏损。

  崔东树表示,汽车行业整体形势较好,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稳定增长,乘用车产销增速高于汽车总体,商用车市场有明显起色,与之相关的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业绩得到较快的回升,利润实现增长。

  零部件企业需转型升级

  此外,在过去一年里,整车行业中盈利最多的长城汽车,预计净利润为100亿元-106亿元;汽车零部件公司中预计净利润最多的潍柴动力则实现盈利约21.5亿元-25.00亿元,两相比较,二者的预计净利润相差4倍-5倍。而同为汽车零部件企业,预计净利润排名第二的万丰奥威预计盈利约9.57亿元-11.96亿元,相当于第一名潍柴动力的一半,差距之大,不禁让人思考。

  众所周知,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中游,其上游产业为钢材、橡胶、塑料、化工等,下游则为整车厂商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在去年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虽然实现了利润的增长,但是盈利空间被不断挤压,企业间营收差异巨大。

  细看55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年报可以发现,加快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国际市场、提质增效降本等成为零部件企业应对压力、谋求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传统汽车零部件产品利润越来越薄的情况下,寻找新的盈利点、谋求转型升级是零部件公司的必然选择。崔东树表示,获得较高利润增长的零部件公司大多积极主动的寻求自身的转型升级。零部件公司应该紧抓政策和市场动向,发掘新的盈利点进行产业链拓展,如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等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