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双反”阴影下零部件企业的困惑与从容

  1月2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对中国铝轮毂反倾销措施日落复审调查终裁公告,决定把有关反倾销办法实施期限延长5年,反倾销税率继续维持22.3%。

  此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卡客车轮胎“双反”调查的终裁结果。负责损害调查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在3月6日之前作出损害终裁。如果终裁结果为肯定性裁决,则最终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将在3月13日之前执行。

  种种迹象显示贸易保护主义有升温之势,这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据理力争几多无奈

  从2008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进行“双反”调查,征收“双反”税,给中国企业造成不小损失。

  2009年9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决定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征收限制性关税。之后,欧盟、澳大利亚、印度、埃及、哥伦比亚、巴西和欧亚经济委员会(俄、白、哈)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相继对中国相关零部件展开“双反”调查。

  日前,在欧盟委员会发布对中国铝轮毂反倾销措施日落复审调查终裁公告后,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表示,中国铝轮毂销往欧洲的价格比中国国内高,并不构成倾销。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小军表示:“我们在最后抗辩阶段提供的事实非常有说服力。欧盟委员会的终裁,很显然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对此,他感到非常失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原秘书长李晓擎注意到,欧洲轮毂制造商协会递交的申诉书在申请人资格、替代国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孝东认为:“欧盟委员会从互联网上检索了一些被贸易公司严重夸大的虚假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裁判中国铝合金轮毂产量过大,冲击欧洲铝轮毂产业。这是不公平的。”

  应对态度各有差别

  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零部件出口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项重大挑战。对此,相关企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动。

  2011年2月,美国3家公司状告中国企业非法倾销汽车玻璃。美国商务部随即立案调查。福耀玻璃集团找出美国初裁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积极反诉,历时3年多,大获全胜。这是积极应诉“双反”调查的典型案例。

  早在“双反”调查之前,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已将美国市场订单有步骤、有计划地转移至泰国工厂。珑轮公司早在2012年就在泰国投资建成拥有12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和12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年生产能力的工厂,而泰国企业不在美国“双反”调查范围之内。

  玲珑公司是转移生产基地成功应对“双反”调查的典型企业。

  国内一家大型出口铝轮毂的企业负责人则表示:“我们正在开发航空和机器人等未来20年的方向性技术。”这是依靠转型升级应对“双反”调查的代表。

  “集团没有市场部。欲知具体情况,请问子公司。”国内汽车铝轮毂行业某集团有关负责人居然不知道欧盟对中国铝轮毂“反倾销”关税的征收期限延长5年。

  “对‘双反’问题,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话,说不说都一样,不想再说了。”国内汽车铝轮毂行业另一家大型出口企业的负责人表现出无奈和沮丧。

  出口顽疾尚待清除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是遭遇“双反”调查,除了贸易保护主义作祟外,也暴露出行业本身依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屡遭贸易保护主义侵害的集中于铝轮毂、轮胎和玻璃等零部件领域?

  李晓擎认为,“这些零部件工艺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制造,属于粗糙件。出口业务做大做强了,就容易遭到外国打压。”

  耿小军则表示,规模大、实力强的中国铝轮毂和玻璃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对象。另外,个别企业有不良竞争行为,为零部件出口埋下隐患。

  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出口存在主体分散、秩序混乱的问题。汽车轮胎行业一家大型出口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秩序混乱主要体现在恶性竞争和违规出口上。这样一来,产品出口价格很难统一,损害了中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品牌形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还指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些出口型企业在构建当地竞合关系方面缺乏经验。”

  “我们希望政府促使各国和地区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避免企业在应对‘双反’调查过程中继续受到不公平、不合理的‘替代国’待遇。同时,我们还希望有关管理部门更好地引导企业,限制劣质产能建设,加强出口管制,保护优质企业,树立民族品牌。”耿小军表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7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成为关注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助力行业发展及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07月05日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