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1月车市疯狂产销量同比增17% 销量过万的车型达到创纪录的47个

  昨天是冬至,中国人习惯“冬至大过年”,过了冬,“年”就开始了,各行各业、各家各户也以总结性的姿态开始盘点今年的得失。车市也不例外,翻查刚出炉的11月销量数据,记者发现不少车企在“金九银十”之后犹如开了外挂,销量大幅度超越去年同期,销量王牌车型更是被洗牌——朗逸这款中国轿车市场的常青树不敌日产轩逸;“神车”哈佛H6再次刷新了记录,拿出了月销70292辆的惊人数据,继续领跑SUV市场。

  自主品牌集体向上吉利首破10万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3.8万辆和259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增长15.3%和10.5%;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量分别增长17.6%和17.2%。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4.3万辆和2167.8万辆,比上年同期均增长15.6%;与今年前10个月相比,产销量增速分别提高0.3%和0.2%。

  从各个车企11月销量来看,第一集团依旧是由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组成,大众依然是大赢家。但在第一集团之下,车企座次却开始悄然发生改变,尤其是自主品牌。

  11月份,长安、长城和吉利三大自主主力军团销量全部超过10万台,排名全部跻身前十。尤其是长城汽车,以118267台的销量超过长安和吉利,重回自主一哥的位置。但是这个月对于吉利来说有着更非凡的意义,这是吉利首次国内单月销量达到10万辆以上,并且我们能看到吉利销量组成与其他主要以SUV销量为主的品牌有所不同,其轿车车型销量占比59.7%,SUV车型销量占比40.3%,这意味着吉利在接下来持续火热的SUV热潮中还能再添一把火。

  SUV车型持续走高哈弗H6再登顶

  虽然早已预料到了SUV车型中的冠军是谁,但谁能想到这个月哈弗H6竟然一举超过“秋名山五菱宏光S”,创造了月销7万辆的成绩。

  随着SUV市场竞争加剧,这一细分市场呈现发展新常态。从趋势来看,传统SUV市场已有哈弗H6独领,并创销量神话。面对红海厮杀,正逐渐兴起的年轻化的新细分方向如跨界SUV正逐步焕发生机。而这其中,帝豪GS自上市以来,销量平稳攀升,10月以来已经连续两月销量突破1万辆。随着哈佛H6、帝豪GS等车型各领风骚,似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无论是造型、内饰、做工还是发动机性能、驾乘感受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显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时汽车市场百花齐放,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健康与活力,诸如跨界SUV等新产品的发展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选择。

  SUV到底在国内火了多久,可能连专业数据机构都要好好翻一下数据库,才能找到最初的爆发点。在各个细分市场都不乏“爆款”,但7座中大型SUV多年以来的销量表现,让看客普遍认为该细分市场存在“月销不过万”的销量天花板。

  但自今年以来,福特锐界持续稳居单月销量榜首。继9月、10月连续零售销量破万后,在刚刚过去的11月,福特锐界又成功取得单月零售销量13096辆、同比增长21%的佳绩。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出门自驾游,对于汽车的空间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时7座中大型SUV宽阔的空间优势便凸显出来,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如今越来越多的7座中大型SUV推出,这一细分市场已经不再是汉兰达独霸了。这其中,诸如本田冠道,福特锐界,传祺GS8等SUV推出,可以看出,无论是品牌自身亦或是消费者都对7座中大型SUV更为重视,需求也越来越大。

  轿车市场洗牌轩逸超越朗逸

  11月的轿车市场虽说销量全线飘红,保持了复苏的势头,但保持了30多年一家独大的局面成为了历史,市场份额终究还是跌破50%,市场份额为49.9%。但是这并不影响11月国内乘用车集体上升的趋势,这个月,销量过万的车型达到创纪录的47个,比上月的39个和去年同期的42个明显增加,而销量过三万的车型甚至增加到7个,销量过4万的达到两个,这个成绩均为历史最好成绩。

  轿车市场前三名依旧是轩逸、朗逸和英朗没有变动,不过其中轩逸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终于在上月上升第一位置。不过这并不能说明轩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大于朗逸,因为朗逸已经稳坐年度轿车销量榜冠军,其保留实力等待明年再战。12月销量,轩逸很有可能还是第一。

  11月库存预警指数接近荣枯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认为,11月的库存预警指数释放出了一个好现象:今年汽车市场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是对于那些临时上调任务目标的品牌来说,月末压力比较大。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今年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49.9%,比上月微降1.6个百分点,接近荣枯线。

  从构成预警指数的5个分指数看,库存指数、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上升,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下降。11月经销商经营特征是市场需求、销量和库存同步上升。

  11月,虽然有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等待年底促销优惠,但购置税即将到期及部分厂家新车型上市的刺激,使得11月的市场需求延续了10月的势头。不过,由于4季度经销商提车任务量增加,为提升销量,部分经销商开始降价销售,经销商库存压力依然较大。

  郎学红强调,12月的库存预警指数与汽车市场情况,将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政策是否延续密切相关。如果在本月初公布政策是否延续,会对12月车市带来直接影响,如果政策延续,本月购车需求也会相应减少。

  对于刚刚出台的超豪华小汽车在零售环节加征消费税10%是否会对汽车市场造成影响,郎学红表示,10%的消费税不会对这个细分市场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她认为该政策出台的初衷不是调整市场,是基于国家税制调整的结果。

  车市集体狂欢,还是透支消费?

  下半年车市开始迎来了久违的曙光,接连的好消息层出不穷,在这弹冠相庆的日子里,请大家不要忘了这有可能是透支小排量政策到期的作用。如果不出意外,12月的销量将会持续爆表,除非主机厂有意把业绩雪藏到明年。一周前,各企业都在翘首企盼小排量购置税政策软着陆,经销商期盼从减5.0%到2.5%终于也落实了——明年也不至于太难过。但在消息落地前,所有经销商都在歇斯底里的疯狂杀单冲量。

  可是,政策刺激也不是万能的,透支消费可能造成一揽子的畸形问题,打破市场规律会导致日后加倍偿还。不能刚刚好了伤疤忘了痛。2017年和2018年会如何呢?如果市场出现明显掉头现象,主机厂过剩的产能和倍增的渠道该如何疏导,难道又要步入打价格战损害品牌的恶循环上去吗?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