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非洲亟需“中国式突围”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海外市场,原本是片“蓝海”,如今正在逐渐变红。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1.4万辆,同比下降18.5%。另据中汽协预计,2016年全年,中国国内汽车出口量约为64万辆,出口量或将下降一成。这将是在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100万辆的高峰以后,连续第4年出现下滑。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国内却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反攻,最近4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加了4个百分点,2016年前8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占到了42%,而且增长趋势还非常强劲。那么,在国内已初显崛起势头的自主品牌,为何仍在走出国门这一关步履蹒跚?

  而对于“中国制造”并不陌生的非洲,无论是轿车、客车亦或是重型车,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车的出口为何也是不温不火?困而思变,中国车如何破局非洲,新兴市场上再创佳绩?

  红利渐消失出口面临危机

  我国汽车出口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但总体出口量较低。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工业开始了野蛮发展,彼时出口量虽然总体出现增长,但一直起伏不定。直到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来到峰值,首次突破百万辆。然而,在此之后,自主品牌出口似乎触碰了瓶颈,出口量连年下跌。2015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大幅度下滑,仅为72.82万辆,这一现象延续到今年,仍未回暖。而非洲作为中国海外市场的一份子,情况亦然。

  一直以来,非洲作为新兴市场,同巴西、俄罗斯、东南亚等汽车欠发达地区都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出海”的战略布局重点地带,当然也是美系、日系、韩系等汽车品牌近几年加大布局的地方。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美、日、韩的大力布局挤占了部分我国汽车市场的出口份额。

  如今,我国自主品牌的红利正逐渐消失。刘百润是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做生意的中国商人,他告诉记者:“中国车在当地人眼中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而随着市场竞争,优势不再明显。随便走访几家4S店就能发现,比如比亚迪、江淮这些中国自主品牌,比韩国现代品牌最多便宜2000美元,价格差别不是很大了。”而且,“漫步街头还会发现,几百米之内就能看到一辆日产、丰田等品牌的汽车,但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却很少见。”

  一直以来,我国出口海外的汽车都在突出“性价比”优势,或者说是低价优势,品质与设计的竞争力不足,大多数产品主要抢滩中低档市场份额。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实力还比较薄弱,产品质量与售后问题是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不少车企还抱着“卖一辆是一辆”的想法,售后服务不完善,缺乏长远规划,这些都是自主企业存在的问题。

  然而,原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傅培昭认为,在全球汽车工业遭遇重创之时,中国汽车工业虽然出口有些暂时受挫,但萧条期同时也是调整期,中国汽车企业也应该利用这个时机蓄势待发,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新机遇来临时得到更大的发展。

  以质取胜方能持久

  出口非洲的中国汽车质量如何呢?一位在肯尼亚做工程建设的工程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公司为支持国货购买了两辆皮卡车,两个月过去了,只有一辆能用了,另一辆只能放在公司院子里做配件了。这似乎并不是偶然事件。座椅塑料开裂、收音机面板塑料开裂、车门无法关紧等问题屡见不鲜。“中国机电产品的性价比很高,质量近年来不断提升,”从事中国重汽和陕汽重型卡车出口生意的山东商龙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道水对中国汽车质量充满信心,“有些个别细节问题也在不断改善。”

  车企方面积极寻求转型,不断探索“以质取胜”。据奇瑞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奇瑞汽车从2012年开始了战略调整,着手“以质取胜”。2013年奇瑞汽车在海内外市场销量下滑约9%的情况下,销售额却反增两成,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针对中国出口非洲国家商品出现的质量问题,中国政府加强监管力度。据悉,国家质检总局已与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布隆迪、几内亚、埃及等国家签署了质检合作协议。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与这些国家签订的合作协议,中国出口商向这些国家出口产品时应向出口地检验检疫局申请装运前检验。对出口假冒伪劣或不合格产品、故意虚假申报出口产品品名、商品归类、价格和安全卫生指标的贸易公司或生产企业,经查实后,中国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和上述几个国家进出口监管机构将根据本国法律对各自国家的责任人予以处罚。

  自主品牌汽车海外出口,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我国的国家影响力,更高的品质塑造自主品牌的形象和口碑,才是海外谋发展的长久之道。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7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成为关注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助力行业发展及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07月05日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