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作频频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小目标”如何实现

  近期,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各类消息不断见诸报端:从成立产业协会到产业联盟,再到启动相关研究,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热度越来越高。

  对此,专家表示,从国际先进水平来看,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导入期。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加快产学研合作刻不容缓。我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此前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定下的“小目标”。

  为了“小目标”

  在近日举行的第一届国际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国内外16家单位发起成立了国际燃料电池协会。发起单位包括整车、零部件、高校、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及行业机构等,发起单位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联合筹备成立国际燃料电池协会。

  据了解,此次联合发起的国际燃料电池协会将是一个定位于涵盖全产业链,聚焦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信息共享、商业推广应用等工作的国际性组织。同时,鉴于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基础设施巨大发展潜力和中国市场的全球影响力,拟在中国发起成立,主要目的是系统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今年11月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市公司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设立策划书》,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而在此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经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获得科技部、财政部4900万元资金支持。

  据了解,该项目将围绕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电堆性能和寿命、膜电极、双极板等方面开展研究,探索、揭示并验证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核心机理,探索新一代车用燃料电池新材料和新体系,并进行电堆验证,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材料制备技术,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性能、成本与寿命等技术瓶颈,提高我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对于燃料电池行业的“动作频频”,有专家表示,从目前来看,此前制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小目标”实现前景并不乐观。为确保实现“小目标”,“提速”势在必行。

  “小目标”是什么

  据了解,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与电解水完全相反的原理,通过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电带动发动机运转,从而驱动汽车行驶的。与电动汽车利用已储存的电驱动汽车行驶不同,燃料电池汽车一边发电一边行驶,在行驶过程中仅排出水,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同时,氢气的能源密度是车载锂离子电池10倍,充一次氢气可以行驶更长的距离,并且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此外,电动汽车需长时间充电,而燃料电池汽车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加气。

  与此同时,氢燃料电池汽车不仅清洁,而且重量轻。一辆续航里程400公里的燃料电池车,仅需50千瓦的燃料电池堆,大约加5公斤的氢气。同时,氢燃料电池还能解决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的问题。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中,燃料电池汽车一直没有离开行业视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从2000年的“十五”开始,我国就将燃料电池汽车纳入“三纵三横”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经过“十五”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十二五”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重大项目等的推进,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进入‘十三五’之际,《中国制造2025》又将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上升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了解,《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详细解读中,对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出了三大要求:一是关键材料、零部件逐步国产化。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批量化生产的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到2025年,实现高品质关键材料、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和批量供应。二是燃料电池堆和整车性能逐步提升。到2020年,燃料电池堆寿命达到5000小时,功率密度超过2.5千瓦/升,整车耐久性到达15万公里,续驶里程500公里,加氢时间3分钟,冷启动温度低于-30℃;到2025年,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大幅提高,实现批量生产和市场化推广。三是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0年,生产1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并进行示范运行;到2025年,制氢、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区域小规模运行。

  “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将是未来汽车动力技术的制高点,针对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竞争将是一场争夺汽车市场未来的竞争。”付于武表示,燃料电池汽车是汽车产业在能源、环境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解决方案。

  如何实现“小目标”

  虽然各方动作频频发力燃料电池汽车,但现状并不容乐观。在中国氢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仪式上,中汽协相关负责人坦言,截至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小。

  据了解,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基本完成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性能研发阶段,燃料电池电堆技术基本满足车用要求。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与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的氢能燃料电池技术上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如膜电极MEA、电堆双极板、空压机等关键基础器件和零部件方面。

  对于如何加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章桐表示:“要立足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共性技术与零部件产业链,又要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车载供氢系统产业链,聚焦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关注低成本、高可靠性、长寿命的长期需求。同时,氢能产业必须要跟上。”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0月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203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要达到百万辆规模,并明确近、中、远总体发展思路:近期(5年内)以中等功率燃料电池与大容量动力电池的深度混合动力构型为技术特征,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在特定地区的公共服务用车领域大规模应用;中期(10年内)以大功率燃料电池与中等容量动力电池的电电混合为特征,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较大规模批量化商业应用;远期(15年内)以全功率燃料电池为动力特征,在私人乘用车、大型商用车领域实现百万辆规模的商业推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建设与规模扩大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发展。

  “技术路线图旨在呈现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付于武认为,“我国不应放弃燃料电池汽车,否则一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有所突破,我国可能会面临战略失误带来的风险。”

  专家表示,要想加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首先,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在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建立和完善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其次,国内有能力的整车企业应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纳入规划,并切实加大投入,加快工程化开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进程。第三,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力争以多种形式借助国际科研资源、产业资源尽快缩小差距。第四,国内相关科研资源要向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倾斜,强化基础研究,并会同整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加强工程化研究,集中攻克难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