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轴丰田的坚守 真环保才是未来

  广州车展上,最值得驻足的一款车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未来。

  不是那些勾勒着美好蓝图的概念车,而是那款叫做MIRAI(“未来”)的量产车,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

  有趣的是,问我的那个车企的朋友不久前去日本游玩,甚至专门安排出一天时间去看MIRAI。

  在我看来,这款车代表的不仅是未来,而且是坚持。

  丰田的坚持

  在广州车展上的2.1馆,丰田汽车展出了25款车,包括首发新车、卡罗拉和雷凌家族等市销车以及终极环保概念车等共25辆车型。但如果仔细归类,可以看出丰田汽车的技术路线——节能节油。一个是双擎混合动力,一个是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

  前者体现出丰田的轴。

  丰田汽车是最早做混合动汽车的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当年也做过)。但丰田汽车是唯一忍受亏损,坚持做下去的。2008年,当丰田汽车第一辆普锐斯上市11年时,混合动力技术仍不为外界认可。时任大众汽车研发的董事仍嘲笑HEV是一个可笑的方案:“从节油的角度还不如我们的TDI”。

  结果,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丰田汽车做成了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第一名,后来者无法追赶。据了解,丰田混合动力车型的累计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

  在中国市场上,丰田汽车的混合动力汽车仍然经受了同样的考验——进入,不被接受,亏损。经历了多年的亏损后,丰田汽车仍然坚持这一路线,并推出更有力新产品,如今终于被市场追捧。

  如今,丰田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双擎在中国开花结果。目前,一汽丰田的卡罗拉双擎和广汽丰田的雷凌双擎上市一年以来,累计销量已超过6万辆,预计今年销量将达到约7万辆。此外,2016年,丰田系(售雷克萨斯品牌在内的10款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汽车在华年销量将达10万辆左右,是去年的3倍。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大西弘致表示,“混合动力在全球几乎没有任何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实现了普及。”确实,在中国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没有多少优惠(除了天津、广州有牌照优惠,天津有小额补贴外),和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为什么,混合动力汽车不依靠补贴,仍能畅销呢?

  市场需求就是生命力所在。只有真正满足长远需求的产品,才会为消费者接受。想打政策的擦边球、钻空子,只能生产出垃圾产品。骗,只能骗一时,不能骗一世。

  双擎的优势在于真正环保、节油。百公里4.2L综合油耗,是目前所有同等发动机排量车型无法企及的低油耗水平。低油耗并不影响其动力,加速性能同样卓越不凡,在日常驾驶中最常见的20km/h-50km/h的加速区间,与同排量传统动力车型或同价格区间的涡轮增压车型相比,提升了10%以上。

  未来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传奇

  至于MIRAI,同样。同样瞄准的是终极需求。

  MIRAI是终极环保车。作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充氢3分钟,续航距离可达到600km以上。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实现了“CO2零排放”的终极目标。

  正因为有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050年“新车CO2零排放”,丰田汽车才如此积极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即使中国氢燃料电池车市场还未起步,丰田汽车已经准备进入。目前,丰田也正在推进该车型在中国开始实证试验的相关准备工作,

  但坚持的背后,是忍耐。要做好长年亏损的准备。

  在我看来,氢燃料电池车是未来的方向所在。但并不是所有走这条路的企业都能成功,他需要舍才能得。或许只有丰田这样轴的企业,才能放弃现在热门的更容易赚钱的汽车生意,为“未来”继续承担亏损。

  丰田中国的难题

  尽管丰田汽车的混合动力战略对了

  但这并不表示丰田汽车路径上满分。至少,面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丰田汽车的难题就来了。

  没有电动车,丰田汽车无法过新能源汽车积分“考试”这一关。

  丰田汽车必须采取应对措施。

  11月,丰田汽车推出了应对方案。丰田汽车称,将新设立内部创新机构负责开发电动车(以下简称“EV”)预计2016年12月成立,由丰田自动织机株式会社、爱信精机株式会社、电装株式会社、丰田各派1人,共4人直属于该机构。此举旨在在开发EV时利用丰田集团内部的技术经验和资源,并通过小型化组织结构以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加快项目进展,推动产品尽快投放市场。

  尽管如此,丰田汽车的电动车战略仍不是盲目的。丰田汽车称,将始终以适时、适地、适车为理念,推动混合动力车(HEV)、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燃料电池车(FCV)、EV等技术的全方位开发。FCV仍然被丰田汽车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丰田汽车称,由于在续航里程、充氢时间等方面具有与传统汽油车同等的便利性,因此丰田一直将FCV作为终极环保车加以重点开发。”

  丰田汽车也表示,尽管看好FCV,但也必须面对现状“各国家和地区的能源课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各不相同,而且各国都在加快强化旨在普及零排放车的相关标准,汽车厂商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基础设施的产品。丰田决定在开发FCV的同时,在作为实现零排放的选择之一的EV方面建立能够尽快将产品投放市场的体制。”中国汽车圈的人,你们懂的,这就是中国新能源积分政策的威力。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