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轮廓清晰

  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共同编写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以下简称蓝皮书),在日前举行的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上正式发布。据悉该书是行业内第一本系统梳理并专业展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全貌的权威研究报告。

  中汽协专家表示,我国汽车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而不强、产品种类多而不精、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产业价值链长期处于较底端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构建强大的零部件体系,将是影响中国汽车品牌的竞争力提升、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应该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这也是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联合编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蓝皮书的初衷。

  明确行业重要地位

  蓝皮书正文分为5个篇章。总报告明确了汽车零部件的行业地位及重要性,宏观阐述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发展篇通过对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华外资零部件企业及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子行业发展篇立足于本年度产业发展,重点选取了变速器、汽车电子、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几个专题,从产业发展现状、典型产品特征、技术路线、发展难点、未来趋势等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专题研究篇针对产业集群特征及区域分布情况、主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整零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战略篇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设想,提出了对行业发展初步设想和建议。其中,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政策体系、传统及新兴零部件市场、汽车后市场及6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数据均为行业内首次全面系统梳理。

  研判未来发展趋势

  据中汽协专家介绍,该书共有5大亮点,即趋势研判、细分市场数据全面分析、变速器子行业深入分析、汽车零部件集群专题研究、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战略研究。

  该书从政策体系、市场规模、产品配套、技术研发、新兴零部件发展等多项维度入手,对全球及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未来全球及国内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研判。

  产业发展篇对传统汽车零部件(发动机总成、离合器总成、变速器总成、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车身附件、汽车电子电器、汽车轮胎)及新兴零部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市场概况、产销规模、行业竞争情况、市场配套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及系统分析。

  该书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进行了设想,并提出了重点任务(把握全球趋势,大力发展中国品牌;应用多种途径,实现创新突破;提高零部件企业地位,构建和谐整零关系;深化开放合作,拓展国际化发展;加大资源投入,培育新兴领域竞争力)及行业发展建议(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技术突破;改善整零关系;推进国际化发展;重视后市场发展)。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蓝皮书基于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研究成果,结合国外成功发展经验、行业专家意见,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取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全书有丰富的素材支撑,并有相当的研究广度和深度,可为读者全方位了解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详实的资料,可为行业机构、企业决策部门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加快提高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为汽车行业有关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进一步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据了解,未来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将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进行持续合作。在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体系构成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资零部件企业,尤其是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颁布,对外资零部件企业股比限制完全放开,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汽车工业近年来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部分内容很可能将是下期研究的重点。同时针对子行业发展,也会每年选择3~5个重点行业持续滚动研究,客观反映行业诉求,为行业、企业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预计2025年1月我国汽车市场将进入销售淡季

2025年1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数显示: 2024年12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0.3,较上月下降,预期2025年1月份销量较2024年12月有所下降。

2025年0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