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绿野汽车债台高筑 资质难产或是主因

  导读:剧本至此,顺风顺水,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绿野汽车却被曝出拖欠全国260多家供应商总计超3亿元的贷款债务。

  绿野汽车作为一家低速电动车企业受到行业关注,源于经销商集团和谐汽车去年的一次收购。彼时,坊间传言河南和谐希望通过收购绿野汽车,为其同富士康、腾讯组建的新公司和谐富腾取得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

  然而一年过去了,因涉及巨额货款拖欠,绿野汽车已经遭供应商起诉导致资产被查封。和谐汽车对绿野汽车控股权转让以及承诺注资事宜也因此不了了之了。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记者表示,当时和谐方面肯定知道绿野汽车的基本情况,债务的多寡非但不会影响和谐收购绿野,甚至还会成为和谐汽车增加话语权的口实。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绿野能够取得生产资质为前提。如今,政府的优惠政策难以承兑,利好散尽,绿野汽车自然就变得鸡肋而多余了。

  绿野汽车债台高筑

  资料显示,和谐汽车是一家专营豪华和超豪华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集团。2015年度营收达到106.2亿元,净利润5.63亿元。或许是由于国内新能源风口正劲而豪车市场增长势头趋缓,让和谐汽车有了想跳出单一领域发展的念头。

  于是,2015年6月,在和谐汽车的纵横斡旋下,和谐富腾有限合伙应运而生。此合伙由和谐汽车全资附属公司河南和谐与鸿海下属企业鸿富锦精密(成都)以及深圳腾讯分别出资3亿元、3亿元及4亿元建立,拟投资目标就是新能源或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及相关互联网项目。

  同年12月份,和谐汽车宣布收购位于杭州的绿野汽车公司。这家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主要经营范围就是低速电动车。记者注意到,因为仅有低速电动车生产资质,因此绿野汽车拿不到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作为汽车经销商的和谐,在这次收购上的意图很明显。即希望能通过绿野在汽车生产方面的专业能力,成为和谐富腾最终落地的重要一环;而对于鸿海和腾讯来说,造出车后,紧接着就是销售问题。和谐汽车有豪华车销售经验和渠道,这也成为和谐汽车能和腾讯以及富士康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剧本至此,顺风顺水,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绿野汽车却被曝出拖欠全国260多家供应商总计超3亿元的贷款债务。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对外发声表示:自和谐汽车收购绿野汽车之后,绿野汽车就开始严重拖欠供应商货款,从2015年5月至今一直处于停产状态,被绿野汽车拖欠货款的供应商从去年年底开始集结,停止供货并集体追债。

  “一些供应商已经追到了和谐汽车位于郑州的总部。”有知情人士向外界宣称,今年2月份法院对供应商货款拖欠案进行强制执行,由于绿野汽车仍无法如期偿还欠款,很快被法院查封了全部动产。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之前,和谐汽车方面曾专门来做过净值调查,还对供应商的货款进行了审计。这期间难道就没有发现绿野汽车存在严重的债务纠纷问题吗?

  资质难产或是主因

  从实际情况来看,和谐汽车对于收购下来的绿野汽车,一度信心满满,采取过一些主动的措施。

  记者查阅发现,河南和谐曾发布公告称,河南和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向绿野汽车注资2.34亿元,取得上虞杭州湾工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绿野汽车全部64.64%的股权;同年6月份,河南和谐二度发声,将投资5810万元收购深圳市中科宏易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金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闰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特思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所合计持有的绿野汽车22.93%的股权。

  然而,在第一份公告发布后,河南和谐只向绿野汽车交付了1000万元担保金。随着事态的发展,河南和谐目前仍没有完成公告中承诺的剩余款项。

  和谐汽车在收购绿野汽车之后,为什么不按照约定的协议对其进行累计近3亿元的注资呢?有分析人士表示,当地政府在协调收购时,或许做过协助绿野汽车取得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承诺。在承诺无法承兑后,和谐汽车也失去了注资必要。

  对于曾宣告要“以绿野汽车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基础,打造全新的经济型电动车及品牌的”和谐汽车而言,绿野汽车的失陷难免将造成战略规划和前景布局上的波折。然而这对于真正关心电动车发展的有关人士才说,担忧却远胜与此。

  正如中科院杨裕生院士所说,“电动汽车涉及诸多利益关系,导致在现有高额补贴体系下对企业没有要求,诸多汽车厂商花大价钱生产一个没有市场的产品,却并未真正起到促进行业成长的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绿野的溃败只是缩影。想要通过巨资投入维持市场运作的做法是不牢靠的。对于广大低速电动汽车企业来说,如何深入了解市场,潜心研发出真正适合其市场定位的产品才是立身之本。如此,一旦政策东风出台,企业们也好万事俱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7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成为关注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助力行业发展及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07月05日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