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网约车新政: 地方政府有权限制网约车数量、价格 一线城市管制将会较为严格

       导读:“城市出租汽车本来就是属地管理,以前国家基本上都不管这事儿,这次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并出台《办法》,《办法》给地方更大自主权,也是避免一刀切,方便各地因地制宜。”

       备受关注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或“网约车新政”)7月底公布。《办法》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在对网约车的具体管理标准和营运要求上,给了地方政府很大的裁量权。部分地方已经提出,要限制网约车数量,规范网约车市场。

       地方政府有权限制网约车数量、价格

       “城市出租汽车本来就是属地管理,以前国家基本上都不管这事儿,这次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并出台《办法》,《办法》给地方更大自主权,也是避免一刀切,方便各地因地制宜。”一位全程参与国家层面《办法》制定的交通部专家表示。

       网约车新政对网约车的要求,也充分体现出“属地管理”。新政规定“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指导本行政 区域内网约车管理工作。直辖市、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具体实施网约车管理”。

       对于征求意见稿中争议比较大的网约车实施数量管控和政府指导价的内容,这次颁布的《办法》没有明确提出,但也把这一权力交给了地方。在网约车服务的定价机制上,新政规定“网约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城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除外”;对网约车的车辆资质和数量,新政规定“城市人民政 府对网约车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且网约车驾驶员要符合“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对于拼车、顺风车的管理,也 “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据记者了解,《办法》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交通部要求各城市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城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地方实际,3个月内完成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

       知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部分省市交通部门已经开始召集相关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企业召开座谈会,商讨网约车新政细则的具体思路。“什么车什么人能参与网约车运营,怎么加强资质审查与证件核发管理,怎样监管网约车服务,都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提出了本地细则的总体构想。如宁波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近日就表示,会制定车辆的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网约车车辆技术标准要高于传统巡游出租汽车,包括车辆购置价格、主要尺寸等。

       线城市管制将会较为严格

       “我估计,对于网约车的管理,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会管得严一些,小城市会更放开一些。比如一些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肯定不是靠发展网约车来解决交通问题,会对网约车数量有所限制。”上述交通部专家表示。

       据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已经有意对网约车数量进行限制,并整顿当前网约车市场。“十多年来,北京的出租车数量一直保持在6万多辆,现在网约车的数量已经远远高于这个水平,且几大网约车平台还在一直扩张,不可能再让它这样没有任何限制地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表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现在本身就对小汽车限购,对网约车的数量应该也都会有所限制,不同城市的限制规模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交通拥堵严重的城市,不仅仅是新业态和传统业态的矛盾,不仅仅是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的竞争,更多是出租车作为一种城市交通方 式,在整个出行结构里所占的比重,只能是公共交通的一个补充。网约车不应该成为大家通勤上班的主要工具,当它跟社会拥堵的矛盾较大时,政府的选择肯定要优 先发展公共交通,控制这种载客的小汽车。”

       如果网约车数量受到管制,各个网约车企业之间的配额如何分配?陈艳艳建议,可以根据各个网约车平台的市场占有情况和服务水平,也可以考虑招投标。

       对于大城市来说,大量外地牌照的网约车涌入也是其面临的一大问题。深圳市交委数据显示,截至4月,深圳机动车保有量330万辆,全国第三,道路车辆密度全国第一,而截至2015年年底,深圳的异地牌照网约车超过30万辆。

       在北京,据《法制晚报》此前发起的一项微调查显示,160名受访网友中有 66.9%的网友在使用网约车软件叫车时,发现叫到的外地车有增多趋势。

       广州、深圳此前在约谈各网约车平台时就都多次要求清理异地网约车。去年年底,北京也曾出台规定“二环路主路(全线),每天6时至22时,禁止外省、区、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载客汽车通行。”

       上述交通部专家表示,外地车牌不可能获得本地交管部门的认可,比如上海的交通部门肯定不会给江苏的车辆发放营运资质并登记为本地的“预约出租客运”车辆。而拿着其他城市牌照和营运资质的网约车如果在北京、上海等地运营,其服务上也会遇到很多不便,这种现象也需要政府和网约车平台来管一管。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