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消失的利润:车企为何“丰产

       导读:消失的利润:车企为何“丰产。而根据汽车类上市公司报表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4.19%,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53.59%。62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净利润中,仍有1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31.15%,同比提高2.8倍。
参考:《
中国汽车乘用车行业调查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车企为何“丰产”不“丰收”?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超过1100万辆不成问题!这是当下汽车界人士的共识。
  但当中国车市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憧憬指日可待时,却不得不直面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
  在2009年前5个月,增量不增利,已成为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的“通病”。

  而盈利能力的下降,让中国车市“称霸”全球的成色也大打折扣。
  苦乐不均
  “我们的数据也不是很准确,都是企业自己报上来的,只是反映整个行业的整体状况。”对于不久前公布的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出言谨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数据,前4个月19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4%,利润同比增长-27.9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19家重点汽车企业中,仅8家企业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其中两家营业收入正增长;11家低于上年同期。
  在19家汽车企业中,仅5家企业实现利润增长,9家企业实现利润为负增长,5家企业亏损。增产却难增收,成为摆在车企面前的尴尬事实。
  而根据汽车类上市公司报表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4.19%,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53.59%。62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净利润中,仍有1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31.15%,同比提高2.8倍。
  “我不能告诉你具体是哪些企业,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挺苦的。”中汽协的一位高层严守着“秘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日子会越来越好。1~3月,利润下滑了48%,1~4月(利润下滑)28%(实为27.99%),到了5月,(利润下滑)只有10%了。”
  经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打探,2009年1~4月份,19家重点车企集团的盈利状况大致浮出了水面。其中,5家利润增长企业为比亚迪、吉利、北京汽车(即北汽控股)、庆铃和哈飞汽车;而5家亏损企业则包括华晨东南汽车、昌河、金龙和江淮汽车。
  与2008年相比,亏损企业增加了3家,而增长企业则减少了两家。
  喜忧参半
  在利润增长的5家企业中,庆铃集团算是比较“另类”的一家。其旗下的核心企业庆铃股份(1122.HK)虽被称为“港股第一车企”,但整个集团2008年全年产量不过4.35万台,销售收入也仅为63.5亿元。相比同在重庆的长安汽车,庆铃集团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产销量都不在同一数量级。
  不过,倘若论及盈利能力,长安汽车则相形见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资料显示,在2008年盈利的7家汽车企业集团中,庆铃和宇通、北汽、东风实现利润增长率均超过两位数。
  “由于庆铃汽车的销量绝大部分为中小型货车,因此属这个计划的主要受益者。”国浩资本分析师所说的“计划”是国务院5月最新发布的汽车换购补贴政策。
  而在实现利润为负增长的9家“第二集团”车企中,长安汽车也算是有代表性的一家。长安汽车(000625.SZ)公布的产销快讯显示,1~4月份,公司累计销售汽车415594辆,同比增长22.26%;但长安汽车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0.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41%。长安汽车方面称:“主要是由于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度减少所致。”
  事实上,在国内主要汽车集团中,合资企业对中方母公司的利润贡献历来都是大头,在2008年,来自长安福特马自达的投资收益是长安汽车净利润的21倍。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2009年第一季度,长安福特马自达销量却同比下滑10%以上;而长安旗下另一家对长安汽车有利润贡献的合资企业长安铃木,由于奥拓的停产,对其利益亦产生了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