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CMA明年首产中型SUV 吉利沃尔沃效应渐显

       导读:CMA明年首产中型SUV 吉利沃尔沃效应渐显。而对于这部分车型未来是否将会继续悬挂吉利的LOGO,杨学良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仍未有定论。“或者会像丰田下面的旗舰车型皇冠那样,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个LOGO,但肯定不会像雷克萨斯那样独立出来。”
参考:《
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吉利与沃尔沃“联姻”踏入第五个年头,其“兄弟”般的协同效应亦正逐步扩大。
  据媒体报道称,诞生于吉利和沃尔沃联手开发的紧凑模块化架构(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以下简称CMA)下的首款新车,即将于明年下线。而据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该车型将会是一款中型SUV。
  去年吉利在回归“一个吉利”的战略转型中,遭遇由营销系统改革以及人事调整等带来的阵痛。然而,随着其战略转型后的首款中高级轿车博瑞的发布,以及明年CMA架构下首款车型的推出,外界一直期望看到的在并购沃尔沃后最终实现自身提升的吉利,正在逐步成型。
  首推中型SUV
  根据报道,由于首款诞生于CMA模块化架构的车型即将于明年下线,因此吉利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新团队。与此同时,吉利方面亦打算就此创建一个全新的品牌。
  “明年诞生于CMA模块架构的将会是一款A+级的SUV。”杨学良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诞生于该模块的车型都将作为吉利旗下高端车型而存在,主要跟合资车型进行竞争。
  而对于这部分车型未来是否将会继续悬挂吉利的LOGO,杨学良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仍未有定论。“或者会像丰田下面的旗舰车型皇冠那样,会有自己独特的一个LOGO,但肯定不会像雷克萨斯那样独立出来。”
  2013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联合建立了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hina Euro Vehicle Technology,以下简称CEVT),而其一大重点任务便是CMA新车,该平台架构将衍生吉利和沃尔沃下一代C级(欧洲标准,等于中国A级或紧凑车)和B级(欧洲标准,等于中国A0级或小型车)车型。
  “CMA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基础架构模块,与FE平台与KC平台并不是一个概念。因为FE平台与KC平台主要是以吉利自己开发的车型为主,而CMA则是一个全新的模块化架构。”杨学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事实上,模块化通用平台已经是全球车企发展的潮流,一名沃尔沃发言人曾表示:“如果当前你在汽车行业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架构,你需要打造可持续的车型,因为这是削减成本的现代化手段。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众MQB平台,当然我们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新的模块化架构具备通用性和模块化特点,能够在研发、测试和零配件采购方面形成规模效应,是车企削减成本继而增强竞争力的一大关键手段。
  同时据吉利方面表示,未来诞生于CMA架构的车型搭载的是由沃尔沃开发的一款三缸发动机,并授权吉利使用。资料显示,该款由沃尔沃研发的Drive-E三缸1.5L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其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80马力,二氧化碳排放完全满足未来欧VII排放标准。据悉,该款车型将放在吉利的台州工厂生产。
  在明年吉利推出首款CMA架构的车型后,沃尔沃方面亦计划在2018年推出基于此模块架构打造的XC40,以应对奥迪Q3、宝马X1等竞争对手。随后,沃尔沃还将基于CMA平台陆续推出全新一代V40掀背车以及全新紧凑型轿车S40等产品。同时沃尔沃方面亦期望通过SPA和CMA两个平台架构之间实现共享,尽量缩短产品周期。
  销售回暖
  去年吉利在宣布实现“一个吉利”回归后,同时推出了三大全新平台架构,分别为FE平台、KC平台以及CMA模块化架构。据悉,这些全新整车平台拥有出众的产品扩展性、全面的动力系统选择,高度零部件的共同性,并可衍生新能源车型。未来每个平台所生产的产品都将拥有两厢、三厢、Cross和SUV等多种类型。
  像最近推出的中高级轿车博瑞就是诞生于吉利自身研发的KC平台,据吉利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吉利KC平台的产品都叫博瑞,后续还有一系列产品推出。与此同时,老的产品也将逐渐整合,像未来金刚系列和熊猫系列只会留下一个系列。
  同样地,在CMA模块架构下,吉利亦期望打造出更为高品质的车型,应对来自合资车企的竞争。这也是吉利在并购沃尔沃之后,最终期望能够实现的目标。“未来吉利的品牌将实现转变,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转变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安聪慧表示。
  根据吉利汽车最新公布的2月产销快报显示,今年2月吉利一共售出了33138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大涨54.7%。今年前2个月,吉利累计销售了92022辆汽车,较之2014年同期的54850辆,同比骤涨67.8%。
  值得让吉利高兴的是,新帝豪和EC7今年前2个月销量达到39379辆,较2014年的19189辆同比骤增105.2%,仍然是吉利目前销售比重最大的车型。同时GX7、SX7和GX9今年前两个月累计销量12134辆,同比增长126%。而远景轿车前两个月销量亦达到18800辆。熬过了转型阶段的吉利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最好时光。
  即将在4月上市的博瑞同样被吉利寄予厚望。按照规划,博瑞销量期望由月销2000辆、5000辆最终达到1万辆。虽然自主品牌在中高级轿车的突围战中仍未有过较为成功的例子,但意图凭借博瑞打响这场转型战的吉利已然信心满满。
  随着明年CMA架构的车型下线,在品质上达到一定档次的吉利能否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中收获销量和口碑,值得期待。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修订版正式发布 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2025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简称《新国标》)已于2024年12月31日发布,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025年01月16日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2024年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7.5% 预计2025年零售将达1300万辆 零售渗透率达57%

1月9日,乘联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国内汽车零售将达2340万辆,同比增长2%,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330万辆,同比增长20%,国内零售渗透率达57%。

2025年0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