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众新宝来被曝不装防撞钢梁 为节约成本泡沫代替

       导读:大众新宝来被曝不装防撞钢梁 为节约成本泡沫代替。资料显示,防撞钢梁是用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槽,与车架纵梁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
参考:《
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近日,“中国汽车消费报道”节目组对价格在10万元左右的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欧系车、韩系车等18个车型的车尾防撞钢梁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一汽大众新宝来一个车型,车尾省掉了防撞钢梁,使用泡沫来代替,而北京现代朗动和东风悦达起亚K3的车尾防撞钢梁是工程塑料的材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车消费报道”节目组在5年前调查老款宝来(2012年12月前上市的)时,老款宝来车尾是有防撞钢梁的,而且调查的另外几款德系汽车都有防撞钢梁,而被调查的几款日系汽车却普遍没有安装防撞钢梁。
  资料显示,防撞钢梁是用冷轧钢板冲压而成的U形槽,与车架纵梁连接,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防撞钢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重要安全装置。
  既然被称为是汽车被动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为何厂家会如此不重视?
  第一道防线
  其实,一汽大众新宝来并不是唯一一款没有安装车尾防撞钢梁的汽车。
  中国汽车质量网的质量投诉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至今,东风日产轩逸、东风风神、东风日产骐达、东风日产阳光、东风日产骊威、东风日产逍客、长安福特嘉年华、一汽大众捷达、一汽大众速腾、上海大众桑塔纳都存在未安装防撞钢梁的投诉。
  同时,记者也发现某些投诉车主已经收到了东风日产的厂家回复,“已经上报,请等待工作人员联系处理”。
  “目前10万元以下的合资品牌,80%的车型车尾没有防撞钢梁,比如:一汽大众新捷达、上海大众新POLO、新桑塔纳都没有车尾防撞钢梁,而10万元以上的合资车型,只有一汽大众新宝来一款车没有车尾防撞钢梁。”参与“中国汽车消费报道”、浙江电视台《小强实验室》节目录制的汽车专家汪英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汪英来对记者说:“每辆汽车都应有防撞钢梁,汽车在撞击的过程中,通过防撞钢梁能将撞击的能量逐级地进行削减,这是汽车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这一道防线没有的话,汽车的驾驶舱框架在撞击时的撞击力就会非常大。”
  “防撞钢梁能够在汽车受到撞击时起到作用。首先,在车身后围板将车身左右后纵梁连接的基础上,增加了后防撞梁的连接,提高了车身扭转的刚度,提升了汽车在极限工况下车身抗扭转的能力。”飞灵汽车网分析师Kimi对记者表示。
  Kimi对记者指出,其次汽车在发生低速碰撞时,能有效的保护后纵梁、后围板、后地板钣金的损伤,加之螺栓机械连接的防撞梁,可以减少维修成本。在掀背门车型中,后防撞梁设计位置的合理,还能在低速碰撞中保护尾门钣金的损伤。
  为节约成本不安装防撞钢梁
  “汽车车尾防撞钢梁目前没有标准可以依据,因此目前汽车车尾防撞钢梁存在和使用的材质,仅仅靠的是汽车厂商的道德约束。”汪英来对记者表示。
  汪英来对记者分析,“一根防撞钢梁的成本大约在200元左右,我们按2014年大众新宝来全年销售22万辆来计算,仅车尾防撞钢梁一项,一汽大众就省下4400万元左右。如果我们从新宝来2012年12月上市算起,两年多的时间,仅减配车尾防撞钢梁一项,一汽大众就获得了一亿元左右的利润”。
  汪英来接着对记者指出,绝大多数的韩系车车尾使用的是工程塑料钢梁,工程塑料梁的成本在几十元左右,而像一汽大众新宝来车尾减配防撞钢梁,变成泡沫后,成本只需10元左右。
  “一般来说,汽车售价越高,防撞钢梁材质越好,厚度越厚,比如奥迪A6L车尾防撞钢梁的厚度是一般轿车的4倍左右。”汪英来说。
  汽车评论员丁华杰对记者指出,汽车厂商选择不安装防撞钢梁是为了通过减配增大空间,对于安全性的损伤肯定存在。“如果采用好的材料,优化设计能一定程度上弥补安全性,但是对于紧凑A型汽车来讲,出于成本的考虑,不会用太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另外,汪英来还认为是由于目前我国执行的汽车碰撞测试标准过低,只有正面和侧面的碰撞标准,而追尾的碰撞标准几乎“无法可依”,因此纵容了汽车厂商偷工减料。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大算力芯片批量上车!中国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大算力芯片批量上车!中国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10月16日,2025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宣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已建成完整产业体系,并强调将加速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突破。

2025年10月20日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 机动车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 机动车总量及增量均居世界首位

10月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6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6亿辆,驾驶人数量达5.5亿人,机动车、驾驶人总量及增量上均位居世界首位。

2025年10月15日
欧盟电动汽车2024年数据出炉:进口结构向电动化倾斜 其中进口纯电动车中过半来自中国

欧盟电动汽车2024年数据出炉:进口结构向电动化倾斜 其中进口纯电动车中过半来自中国

10月6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汽车贸易与生产数据揭示了欧盟汽车产业的深刻变革。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在进口、出口和生产中的占比显著提升,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欧盟进口的纯电动汽车中,超过半数来自中国,凸显出中国制造在欧盟电动车市场的重要地位。

2025年10月10日
“推与护”政策组合擘画市场蓝图 《工作方案》提速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推与护”政策组合擘画市场蓝图 《工作方案》提速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

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以稳增长为核心目标,聚焦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通过强化政策协同、优化市场环境、激发消费潜力等举措,推动汽车行业实现量质齐升。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车征税时代开启!中国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

新能源车征税时代开启!中国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

7月17日,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对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进行调整。新政策将超豪华小汽车的消费税起征点从原来的130万元(不含增值税)下调至90万元,并首次明确将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型纳入征收范围。这一调整将于2025年7月20日正式生效。

2025年07月21日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7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成为关注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助力行业发展及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07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