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杭州运管约谈几大专车平台 提禁止私家车平台运营

       导读:杭州运管约谈几大专车平台 提禁止私家车平台运营.交通运输部曾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参考:《
中国汽车工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0)
       随着打车软件抢滩专车服务市场,私家车混入专车、专车司机资格审查不严等问题也频频爆出,其监管空白问题屡遭诟病。3月26日,浙江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约谈滴滴专车、神州专车等五家专车平台,提出了禁止私家车利用平台从事非法营运、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审查和培训等指导意见。
  私家车被指混入专车市场
  手机上轻轻一点,输入上车地址,发出一条打车请求,几分钟后,就有一辆专车开到面前……
  2014年下半年,打车软件市场的硝烟还未散,升级的“专车”服务便火了起来,“一号专车”、“滴滴专车”、Uber(优步)等纷纷进入消费者视野。
  然而,政策的前景不明令专车市场的发展如履薄冰。据报道,此前广州市交委认定“专车”涉非法营运,将从严打击,沈阳、天津、南京、淄博等多地曾对“专车”进行整治甚至叫停。
  到底是管理部门不接受创新事物,监管太严,还是“专车”服务本身就有问题?媒体曾报道,租赁公司确实混入一些私家车进行非法营运。
  交通运输部曾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
  经过梳理,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认为,目前杭州市场上的“专车”,主要存在主体把关不够严格、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到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主体把关不够严格方面,主要表现存在私家车参与“专车服务”,专车驾驶员背景审查不够严格,专车驾驶员缺乏系统安全驾驶培训,车辆安全性能检验不全等。
  消费者权益保障不够到位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消费者未尽到法律风险告知义务,消费者侵权损害赔偿制及消费纠纷调解制度不够健全,不主动提供消费服务单据等。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方面,主要表现在约单的车辆和驾驶员与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人员不一致,专车驾驶员不文明驾驶,专车驾驶员道路不熟悉等。
  在专车的筛选上,滴滴方面现场表示,租赁公司第一道把关车辆的资质,专车平台对车辆进行二次审查,前一个步骤是否完全能排除私家车混入,目前还在进行调查。
  杭州市车管局方面表示,对租赁公司方面,相关方面已经在起草草案,将来会对租赁公司的备案证和车辆自身的备案证进行双面监管。
  12辆非法营运私家车被罚1万元 杭州运管提5条指导意见
  据了解,本次是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对“专车服务”平台企业的第13次约谈,Uber(优步)并未出席。
  此前媒体报道,Uber打车软件的出现,让消费者享受了叫车的便利,同时也让私家车车主赚到了外快,有私家车主以0元为起步价载客,因为存在重重隐患,Uber打车在海外遭遇了一连串的叫停,如法国、韩国、德国。
  现场,对于私家车通过拼车进入专车领域一事,一号专车方面称,专车的初衷是做出租车的补充出行而非替代品,因此在车辆的准入和定价上都会有原则性的要求,如价格与出租车价格做出明显区别等。对于部分起步价为0的专车,一号专车方面认为对出租车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的地位也变得尴尬,他们也不愿意损害市场秩序的行为发生,希望此类行为多一些监督。
  此前,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查扣了14辆以“专车”为名从事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并已对其中12辆各处以了1万元的行政处罚。
  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方面表示,认定非法营运有以下条件:首先是车辆,如果车辆的性质是非营运以及所有权是个人的,那么该车是未经许可的车辆,此外,从事相关营运活动,包括通过现金、网络等支付方式收取营运费用,或者收取相应的油费、过路过桥费等,这些都认为是从事相关营运活动,一经查处,按照从事非法营运认定。
  然而,他们也坦言,在稽查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首先,专车外观没有明显的标志,跟私家车没有区别,现场执法过程中无法辨别哪些是私家车,哪些是租赁车辆;其次,专车确实满足了市场需求,稽查过程中遇到了乘客或驾驶员不配合的情况。
  在现场,杭州市交通运管部门对专车企业提出5条指导意见,即清理存量,禁止私家车利用平台从事非法营运;严把增量,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的准入审查和培训;保障消费者权益,切实履行应尽义务;建立与行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等。
  几家专车平台现场表示,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要求,对人员、车辆等进行把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