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红旗H7销量堪忧 发展仍任重道远

  导读:红旗H7销量堪忧 发展仍任重道远。业内人士对此指出,如此口碑,同样也是销量有限的结果,销量领先的“ABB”很难做到这一点。

  “国车”红旗,于2012年以H7下线量产为标志吹响复兴号角,但2013年上市9个月销量仅3000多辆,且私人购车仅占其1/3,今年一季度销量依然在下滑。有着50余年品牌积淀的红旗轿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符号,它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汽车本身,然而踏上复兴之路被叫好的红旗何时能在市场叫座?

  红旗H7已初有口碑,但销量仍不理想

  有业内人士形容,去年1000辆的私家车市场销量还不如“ABB”(奥迪、奔驰、宝马)的一个喷嚏。今年一季度以来,H7的销量持续走低,2月仅为74辆,在当月28万至42万元轿车销量中排名第13,排名第一的奥迪A4L售出9200多辆、排名第二的宝马3系售出6600多辆。

  红旗品鉴馆被业界称为“红馆”,是一种以类似4S店模式打造的大型店面,目前在国内共有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济南、郑州、杭州、福州、西安等9座城市拥有“红馆”。每一座城市的“红馆”均选址于中央商务区,长春的“红馆”位于红旗街。

  记者在400余平方米的长春“红馆”看到,硬件设施的“高大上”使消费者能明显感觉到一汽轿车坐拥主场的优势,但与热闹的“ABB”4S店相比这里还略显冷清。据了解,这里平均每天能接待60余名客户,虽然集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但H7口碑已在“小众”中形成。

  “4年10万公里免费保养。开车在路面上出了问题,打个电话很快就有工作车过来替换。服务态度和效率都挺好,我觉得国际大品牌的4S店服务也很难到这个程度。”开了H7快半年的市民张先生说。业内人士对此指出,如此口碑,同样也是销量有限的结果,销量领先的“ABB”很难做到这一点。

  复兴中的红旗为何乏人问津?

  一汽在H7问世时就曾以打破国外品牌对我国高端轿车市场的垄断为目标,这款C级车是一汽历时4年多、耗资52亿元,破解2000多个技术难题打造的自主车型。H7的问世标志着红旗品牌复兴战略在提速,但上市一年的红旗为何在大众消费中乏人问津?

  “买红旗车还是有些心里没底。”长春车友李海鹏说,虽然入世以来汽车开进了老百姓家里,但在28万至42万元的这一价格区间,消费者还是更青睐“ABB”等国外品牌,“毕竟奥迪等国际品牌做了这么多年,在全球市场已形成足够的号召力。而红旗还停产过,H7刚上市才一年,更多的消费者对它还处于观望阶段,眼下买车肯定是国际品牌做首选。”

  长春交通之声《车与生活》栏目主持人王巍认为,如今中国购车者主体选择对象仍以5万至20万元车为主,H7的价格决定其不在消费主体之列;私家车市场对时尚、动感等元素要求很多,而气质稳重的红旗不在其列;私家车市场消费者在购车后,更关注油耗、维修、保养等环节的便利,但国内目前仅有9家“红馆”,网点布局有限也构成了对销量的影响。

  对于红旗H7的市场现状,过去几个月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诸如“雷声大雨点小”“放不下‘国车’身段”等批评声音。网友“极速传说”说:“没有性价比优势,分不清公务车和私家车的定位,红旗H7到底想卖给谁?”

  红旗如何能既叫好又叫座?

  “不管外界怎么说,都是对一汽做好红旗的激励。”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谈到网上的评价时指出,对红旗而言,销量不是第一位的,更主要的是要带给用户对豪华车的最佳感受,红旗要靠制造技术、产品设计、质量和服务,让用户感觉到一汽对红旗品质的精雕细刻和对用户的体贴入微,“这是豪华车的概念,它不仅仅强调配置丰富。”

  相关人士建议,红旗作为民族品牌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它的市场定位不能仅依靠人们对辉煌年代的记忆共鸣:首先,应该研发和上市一些小排量、经济型车型以及SUV,与H7形成上下合力;其次,可以在外观设计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激发国人购车的国车情怀;此外,还应该覆盖更多的经销商,而不仅是依靠屈指可数的“红馆”支撑市场。

  许宪平指出,一汽集团希望借助红旗品牌打造新的商业和服务模式,譬如在奔腾店内建设红旗专属服务区,强化“红馆”的核心商圈展示功能,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销售、用户管理和服务,建设专业化、标准化的营销服务网络,实现与用户一对一的信息、订单、服务等各方面的交流互动,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的营销模式和服务模式。

  “红旗不仅仅是一汽的红旗,它还是中国人的红旗,未来还要成为世界的红旗。”许宪平说,一汽对红旗未来发展是有信心的,一汽要把红旗产品组合做好,使产品线逐渐丰富,核心是真正要做出红旗豪华车,让用户感觉到这是豪华车。“在中国,红旗至少先做到第四、第五位,紧跟奥迪、奔驰、宝马和雷克萨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动自行车销售总额达247.7亿元 超840万消费者收益

7月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成为关注焦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在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助力行业发展及提升安全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2025年07月05日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风神股份拟定向增发支持巨型工程子午胎扩产 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加码产能布局

6月12日,风神股份(600469)披露正在筹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拟募集资金用于“高性能巨型工程子午胎扩能增效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

2025年06月14日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中国领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2025年全球销量有望突破2000万辆

5月15,国际能源署(IEA)14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而中国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核心驱动力。

2025年05月17日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我国汽车消费升级 补贴申请量已破1000万份 新能源车占比超53%

5月12日,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2025年05月14日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