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动车新国标将推动市场兼并重组

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14年之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再次为产业市场赢来洗牌机会。

        尽管原计划于2013年6、7月份颁布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再度被推迟,但新国标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明显指明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区别于1999年电动自行车国标的要求,新国标不但增加大量技术性条款,同时很多条款的内容都指向强制性要求。

        新日电动自行车副总裁胡刚透露:“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信息,预计四季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才会将新标准修订案上报国务院,按经验之后2~3个月才有望发布,因此年内通过并颁布实施尚存悬念。”胡刚同时也表示,新国标年前年后发布的可能性各占一半。预计此次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与电摩国标实现无缝对接。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接近1.5亿辆的规模,拥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到1000家,201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050万辆,加上零部件的售后市场,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在新标准实施之后,电动自行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大规模兼并重组和淘汰的时代。

        新国标强调技术性能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与国人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环保问题愈加突出的今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次涉及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言论自由的标准讨论出现在1999年,当时引起了全民大讨论,成为各大媒体的重点话题,因为按照当年最初设计的标准,只有三五家企业能够达标被留下来。

        “本次电动自行车新标准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了企业净资产、固定资产等的硬性要求,但在对很多技术性能的要求增加强制性。”胡刚表示。

        以饱受争议的最高时速问题为例,新国标增加了限速断电功能,即“电动自行车的电器控制系统应具有车速限速断电功能,并具有防篡改设计;当车速达到26公里/小时时,电动机电源停止供电。”

        新国标对安全性的技术要求还体现在制动性能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制动距离明显缩短,试验条件在干态,时速为20公里/小时,使用两个车闸的制动距离由4米减少到3.8米;试验条件在湿态,时速为20公里/小时,使用两个车匣的制动距离由15米减少到12米。

        “众所周知,制动距离的长短在关键时刻有着救命的作用,新国标对制动距离要求的缩短显示了其对安全性的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还增加了使用两个车闸和单用后闸在制动距离上的差别,以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增加了灵活性。

        而在整车重量方面,新国标改变了1999年标准中重量不得大于40公斤的单一标准,根据电动自行车的分类,为整车质量重量设定了上限。

        除了对最大的时速做出调整之外,新国标对续行里程也做出了调整,要求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30公里。而根据1999年标准,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公里。这相应提升了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技术要求。

        电动车市场面临洗牌

        上述来自中自协的专家表示,“新国标征求意见稿中共有29条技术要求,涉及53项技术条款,而1999年标准中仅有23项技术要求,涉及34项技术条款,相比增加了6条技术要求、19项技术条款。”

        这意味着,在新国标被批准执行以后,现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需要调整生产,以满足上述技术性要求。

        “截至201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销售只有3505万辆,和我国14亿的人口总量相比,这个量还很小。”胡刚表示。

        抓住正在崛起的新的市场需求成为了新日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刚表示:“电动自行车智能化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之路。”

        然而伴随电动自行车技术性能要求的提升,有些企业能够发现机会,会把市场的盘子做得越来越大,但有些企业则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窘境。

        胡刚表示:“智能化的最大商业价值就是能结合IT等先进技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体验,比如GPS防盗系统、防刺穿轮胎等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日的同步变频电机技术领先,动力提升30%、续航提升20%。”他表示,近年来新日投入巨大研发力量,专注于智能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主要表现在动力系统、操控系统、人机界面、防盗系统、安全系统、衍伸系统等六大核心智能化系统。

        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全国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2600余家,实际从事电动自行车生产的企业约2300家;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的厂家锐减至约1000家,实际从事生产的企业仅剩下500余家。

        即使是这剩下的500余家企业,大都也是进行组装性生产的企业,缺少技术含量,新国标实施后,将加快行业洗牌,一些实力雄厚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将“强者更强”,而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将被兼并或者直接退出市场。

        “这些被淘汰的企业,几乎连被收购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缺少技术含量,组装车间本身根本不值钱,电动自行车企业最有价值的是营销和品牌,但对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他们根本还没有营销和品牌的意识。”中自协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预测,2012年前十强企业的产量已经占到了行业的40%左右,伴随新国标的推进实施,大量缺少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而其空下的市场份额将被行业领先者占据,前十强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电动自行车市场则有可能诞生出百亿元以上的企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三年翻番 智能化座舱占比超七成

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中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猛,已从2021年的23.5%跃升至2024年的57.3%,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70%,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此外,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持续攀升,中国市场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达73%,全球市场为58%,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趋势。

2025年04月21日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小米总营收3659亿 增长35% 汽车业务成第二增长曲线

3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一份远超市场预期的成绩单。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全年总营收达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大增41.3%。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90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83亿元,同比激增69.4%。

2025年04月04日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飙升近八成 渗透率逼近50%

3月10日,乘联会发布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68.6万辆,同比增长79.7%,环比下降7.8%;1-2月累计零售143.0万辆,同比增长35.5%。

2025年03月12日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025年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近三成 季节性影响下国内零售渗透率偏低

2月11日,乘联分会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2025年1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3.9万辆,同比增长29.4%,环比增长13.9%;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94万辆,同比增长25.8%,环比下降35.1%;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74.4万辆,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2025年02月13日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汽车自动驾驶行业:国内外企业抢先布局 2025年市场将被点燃

2月9日晚,兵装系多家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公告,长安汽车、长城军工、哈飞动力、建设工业、华强科技、中光学和湖南天雁同属兵器装备集团旗下七家公司均称,兵器装备集团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商讨重组事宜。兵器装备集团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对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5年02月11日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同时发布公告,均提及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2025年02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