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农业部:力争到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超70%

  农业部今天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创品牌”等,部署振兴奶业“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现代奶业建设,力争到2020年,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超70%。

  围绕“种好草”,开展优质牧草保障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每年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2017年以“镰刀弯”和黄淮海等地区为重点,推进粮改饲补贴试点,将粮改饲规模扩大至1000万亩以上。

  围绕“养好牛”,开展健康养殖行动。支持养殖场改扩建、小区牧场化改造和家庭牧场发展,“十三五”期间创建300家标准化示范牧场。以养殖大县为重点集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利用。实现“十三五”末泌乳奶牛年均单产达到7.5吨,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粪便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的目标。

  围绕“产好奶”,开展质量安全行动。2017年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全国6352个奶站和5366辆生鲜乳运输车实现精准化、全时段管理,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婴幼儿乳粉奶源基地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对婴幼儿乳粉奶源相关奶站和运输车进行全覆盖抽检。

  围绕“创品牌”,开展奶业品牌创建行动。推动奶业20强企业履行《中国奶业振兴宣言》,促进乳品企业大协作、大联合,实现“好乳品、中国造”。

  此外,还将开展中国小康牛奶公益行动。组织发起牛奶助学公益行动,向贫困地区学校捐赠牛奶,让贫困地区学生喝上奶、多喝奶,提高身体素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10月26日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近日,A股市场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8月份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延续了7月份的增长态势,实现环比增长。

2024年09月11日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根据成都海关消息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8.8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其中,进口87亿元,增长62.7%;出口41.8亿元,增长28.9%。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均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