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月份CPI同比上涨2.5% PPI同比上涨6.9%

  1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继续维持“2时代”。1月份PPI同比上涨6.9%,创逾五年新高。

  对于短期物价走势,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今年春节期间食品价格的涨幅低于历史同期春节的涨幅,由于南方的气候较为温暖,鲜菜涨幅小,预计春节后通胀会显著回落。

  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第5周2017年1月30日-2月5日,猪肉周均价每公斤24.95元,环比涨1.0%,同比低0.3%;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4.80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低16.2%。

  对于今年整体物价走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向好势头仍会延续,对应的物价走势也会趋于上涨,但涨幅不会过度攀高。预计全年物价涨幅在2.3%—2.5%之间。

  连平认为,从核心CPI运行来看,物价仍处于缓慢上行周期,经济运行缓中趋稳,货币政策基调坚持稳健中性,预计未来物价运行整体温和,总体水平可能略有上涨。

  梳理诸多机构的观点,1月份CPI上涨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点:春节因素、需求回暖、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企稳回升。

  不过,机构对全年物价形势并不担忧。多家机构预计今年全年CPI涨幅为2%~2.3%。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中国物价走势》报告预计,2017年中国CPI大约上涨2.3%,PPI全年上涨2.4%。CPI走势上半年平稳,下半年涨幅将有所上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10月26日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近日,A股市场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8月份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延续了7月份的增长态势,实现环比增长。

2024年09月11日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根据成都海关消息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8.8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其中,进口87亿元,增长62.7%;出口41.8亿元,增长28.9%。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均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