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农牧交错带:中国优化布局农业发展新空间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从东北的黑河向西南的腾冲划一条线,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这条线也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以及山地高原和丘陵平原的分界线。

  气候和地形的差异,意味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条线大体上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往东往南是传统的主要农业区,往西往北则是主要的草地畜牧业。而这条线附近,农耕和放牧并存交错。历史上,许多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在此发生。

  近年,这一地带传统的农业种养结构问题重重。现在,人们要开始全面调整优化农业布局了。

   农牧交错带要打造成生态农牧区

   农牧交错带也是中国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近年农牧结构失衡、水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利说,一些地方草场持续超载过牧,导致植被盖度下降、退化沙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减弱;连续多年种植一种作物,土壤养分失调、耕地质量下降。可以说,区域功能与发展现状极不匹配。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地推动长城沿线沙化退化地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地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地区等三类区域结构调整,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意见,北方农牧交错带重点区域范围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辽宁等7省区的146个县。

  据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解读,意见提出将北方农牧交错带建成草茂林丰、牧业发达、特色高效、资源循环的生态农牧区,努力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互促、农民增收与区域发展同步推进。

  “这个区域一头连着农区、一头连着牧区,地域相连、产业互补,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区域内外产业一体化发展,变农牧交错为农牧融合。”他说。

  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减粮增饲、增牛稳羊

  这些地方的农业结构怎么调?意见给出了明确方向:做大草产业、做强草食畜牧业、做精特色产业,突出减粮增饲、增牛稳羊、优果壮特。主要做法包括:

  ——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以上,发展全株青贮玉米,推广秸秆青贮、黄贮、微贮、压块、膨化等利用方式,不断提高玉米饲料化利用水平。

  ——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扩大苜蓿、燕麦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鼓励苜蓿裹包青贮、干草调制加工贮运,推进牧草产业化。

  ——对水土匹配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原,加强改良,提升产草能力。

  ——突出发展奶牛,稳定发展肉牛肉羊,推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

  ——推进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改造,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发展高产奶牛核心群,健全乳品冷链系统,促进奶业一体化发展。

  ——支持发展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广牧繁农育、户繁企育养殖模式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先进适用技术。

  针对缺水和种养脱节的问题,意见提出要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休养生息农业,突出旱作节水、灌溉节水,加快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生态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的耕地开展退耕还草、调整种植制度。

  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将成为这一地带农业新模式

  “农牧结合是农牧交错带的本质特征。”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秀东说,“这一区域在历史上就是随着气候干旱和湿润的交替变化,出现草地畜牧业和种植业的交替发展,但总是有农有牧,因此该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农牧结合。”

  他认为,种养结合是农牧交错带发展的最大优势,既可以放牧,又可以种植饲草料,发展舍饲圈养,因此需要种养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农林复合是农牧交错带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生态脆弱、降雨量少的问题,通过草灌乔结合建设农田防护网。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王明利等人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理想利用模式是:在天然草地上合理放牧,在居民点周边等适宜地带种植多年生牧草或一年生饲草料作物,在河谷等适宜地带开垦建设高标准农田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特色林果等,形成以草牧业为主,粮食产业为辅,特色小杂粮、蔬菜、林果等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和产品结构。

  对此,意见鼓励在降水300毫米以下地区种草、300至400毫米间草灌结合的种植模式,改造景观、开发休闲功能。同时继续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重大工程,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未来,这一地区的目标是基本建立“投入减量、生产清洁、资源节约、循环再生”发展新模式,形成蓝天白云相连、绿草果树相映、黑白花牛群相间的生产生态新景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10月26日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近日,A股市场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8月份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延续了7月份的增长态势,实现环比增长。

2024年09月11日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根据成都海关消息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8.8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其中,进口87亿元,增长62.7%;出口41.8亿元,增长28.9%。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均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8月08日
2024年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

2024年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

2024年7月12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2024年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14977.9万吨(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

2024年07月16日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海参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为圆筒状,营养和食疗价值较高。近些年我国海参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养殖面积面积不断扩大,在202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为25.0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同时市场规模也是在不断增长,在2023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为1326.0亿元。

2024年03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