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农牧交错带:中国优化布局农业发展新空间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从东北的黑河向西南的腾冲划一条线,就是大名鼎鼎的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这条线也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以及山地高原和丘陵平原的分界线。

  气候和地形的差异,意味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条线大体上是中国的农牧交错带——往东往南是传统的主要农业区,往西往北则是主要的草地畜牧业。而这条线附近,农耕和放牧并存交错。历史上,许多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交融在此发生。

  近年,这一地带传统的农业种养结构问题重重。现在,人们要开始全面调整优化农业布局了。

   农牧交错带要打造成生态农牧区

   农牧交错带也是中国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但近年农牧结构失衡、水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明利说,一些地方草场持续超载过牧,导致植被盖度下降、退化沙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减弱;连续多年种植一种作物,土壤养分失调、耕地质量下降。可以说,区域功能与发展现状极不匹配。

  农业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地推动长城沿线沙化退化地区、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地区、京津冀水源涵养地区等三类区域结构调整,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根据意见,北方农牧交错带重点区域范围包括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辽宁等7省区的146个县。

  据中国农科院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王道龙解读,意见提出将北方农牧交错带建成草茂林丰、牧业发达、特色高效、资源循环的生态农牧区,努力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互促、农民增收与区域发展同步推进。

  “这个区域一头连着农区、一头连着牧区,地域相连、产业互补,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区域内外产业一体化发展,变农牧交错为农牧融合。”他说。

  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是减粮增饲、增牛稳羊

  这些地方的农业结构怎么调?意见给出了明确方向:做大草产业、做强草食畜牧业、做精特色产业,突出减粮增饲、增牛稳羊、优果壮特。主要做法包括:

  ——调减籽粒玉米500万亩以上,发展全株青贮玉米,推广秸秆青贮、黄贮、微贮、压块、膨化等利用方式,不断提高玉米饲料化利用水平。

  ——利用现有耕地,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扩大苜蓿、燕麦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优质饲草料生产基地,鼓励苜蓿裹包青贮、干草调制加工贮运,推进牧草产业化。

  ——对水土匹配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原,加强改良,提升产草能力。

  ——突出发展奶牛,稳定发展肉牛肉羊,推进草食畜牧业提质增效。

  ——推进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改造,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发展高产奶牛核心群,健全乳品冷链系统,促进奶业一体化发展。

  ——支持发展肉牛肉羊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广牧繁农育、户繁企育养殖模式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先进适用技术。

  针对缺水和种养脱节的问题,意见提出要发展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休养生息农业,突出旱作节水、灌溉节水,加快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生态脆弱、资源环境压力大的耕地开展退耕还草、调整种植制度。

  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将成为这一地带农业新模式

  “农牧结合是农牧交错带的本质特征。”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秀东说,“这一区域在历史上就是随着气候干旱和湿润的交替变化,出现草地畜牧业和种植业的交替发展,但总是有农有牧,因此该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农牧结合。”

  他认为,种养结合是农牧交错带发展的最大优势,既可以放牧,又可以种植饲草料,发展舍饲圈养,因此需要种养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农林复合是农牧交错带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生态脆弱、降雨量少的问题,通过草灌乔结合建设农田防护网。

  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王明利等人发现,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理想利用模式是:在天然草地上合理放牧,在居民点周边等适宜地带种植多年生牧草或一年生饲草料作物,在河谷等适宜地带开垦建设高标准农田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特色林果等,形成以草牧业为主,粮食产业为辅,特色小杂粮、蔬菜、林果等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和产品结构。

  对此,意见鼓励在降水300毫米以下地区种草、300至400毫米间草灌结合的种植模式,改造景观、开发休闲功能。同时继续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实施草原生态保护重大工程,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未来,这一地区的目标是基本建立“投入减量、生产清洁、资源节约、循环再生”发展新模式,形成蓝天白云相连、绿草果树相映、黑白花牛群相间的生产生态新景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5月20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小麦陆续开镰收割、油菜籽零星上市,全国夏粮收购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全面展开。作为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夏粮收购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稳定。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约1700亿斤,早籼稻约250亿斤。

2025年05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