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棉花进口配额挡住了谁?

  配额限制棉花进口纺企担心高等级棉不足 棉花进口配额挡住了谁?

  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513.7万吨,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4.8万吨,2014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44万吨,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47.27万吨。进口棉花数量的变化,一方面是受国内棉花政策的影响,而其中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进口配额的限制。

  近年来,棉花进口配额一直是我国棉纺织企业的“敏感点”。在国内外棉价差最高的时期,山东某大型纺织企业一年30万吨的棉花进口配额,就能节省企业用棉成本12亿元左右,这对于利润微薄的棉纺织企业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也正因如此,业内对棉花进口配额的质疑声不断,棉纺织企业曾多次呼吁取消棉花进口配额,让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因种种原因,我国的进口棉花配额问题始终没有放开,特别是2015年,在国内棉花质量、等级大幅下滑,国内棉纺织企业面临高等级棉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内的棉花进口配额仍是仅发放89.4万吨,不增发滑准税配额。而明年的棉花进口配额,日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布文件——201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对于是否增发滑准税配额则没有明确说明。那么,我国为何对进口棉严加把控?何时才能放开进口棉配额呢?

  配额减少 进口棉数量下降

  近年来,受我国棉花政策、棉花质量的影响,国内外价差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最高价差达到5000元/吨~6000元/吨。受此影响,棉纺织企业对于价低质量好的进口棉需求大增。据海关统计,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513.7万吨,2013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414.8万吨。

  2014年,我国启动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受政策调整、储备棉投放价格下调、国内外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国内棉花价格下跌,内外棉价差缩小,棉花进口量大幅回落。2014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44万吨。2015年,受国储棉去库存化政策影响,国内棉花价格继续下跌,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持续减小,2015年全年棉花进口量大幅下跌,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47.27万吨。

  进口棉花数量的变化,一方面是受国内棉花政策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则是进口配额的限制。2015年,因国内高等级棉供应短缺,众多棉纺织企业苦盼国家能够增发进口棉花配额,以解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但始终没有得到回应。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中棉行协曾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呼吁,在保障棉农收益的同时,也要让棉价与国际进行接轨,实现棉花消费渠道畅通,保障棉纺织行业的良性发展。但目前来看,国家的考虑则更多的偏重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虽然国内的棉花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但是国内棉纺织企业对于高等级棉的需求难题仍未得到缓解。

  高等级、高质量棉花需求大

  近年来,我国进口的国外棉花,除了数量上的变化外,棉纺织企业对于外棉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分别进口印度棉、美棉、澳棉119.35万吨、115.17万吨、79.69万吨;2014年我国分别进口印度棉、美棉、澳棉82.28万吨、55.21万吨、49.57万吨;2015年我国分别进口印度棉、美棉、澳棉24.25万吨、51.86万吨、25.18万吨;而2016年1~9月,我国外棉进口则更加多样化,乌兹别克斯坦棉、西非棉、美棉、澳棉、印度棉可谓“群雄逐鹿”,但印度棉与“老大”地位渐行渐远。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近4年来,我国棉纺织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向高品级、高品质的机采棉方向转变,C40S及以上高支纱、精梳纱产能扩张所产生的供应缺口需要由澳棉、美棉、乌棉来填充。

  在棉花进口配额有限的情况下,国内棉纺织企业更加倾向于购买质量好的美棉、澳棉。从国家政策来看,2017年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的希望已经破灭,1%关税内89.4万吨配额的发放方式、原则也不会调整,对于大部分纺企而言棉花进口配额必须用在“刀刃”上。据了解,2016年度,我国棉花与澳棉的价差最小缩至1400元/吨~1500元/吨,相对美棉、印度棉而言竞争力大幅增加。另据USDA统计,截至10月20日,我国已累计签约2016/2017年度美棉18万吨,占美棉已出口量的12.76%,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因此,美棉、澳棉或为下年度我国纺企采购的首选。

  本年度高等级棉资源仍不足

  目前据多数纺企反映,2016/2017年度的棉花质量相比上年度有所提升,在新棉大量上市的时候,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但从总量上看,优质棉资源仍相对不足。德州恒丰集团理事长苏建军表示,今年的棉花品质相比去年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优质棉资源相对不足,现在企业很担心,到了明年3月份之后,好的棉花去哪里买?企业需要好的棉花原料,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没有好的棉花,只在低端产品上与国外市场竞争,那么对企业来说运行压力非常大。

  我国棉花市场当前的情况是,低等级、低品质的棉花库存过大,而高等级棉、高质量棉花难寻。据中国棉花协会预测,2016/2017年度中国棉花总产量为460.7万吨,其中新疆棉产量约360.8万吨,内地棉产量约100余万吨。从公检结果看,今年南疆阿克苏、喀什等部分棉区颜色级、长度、断裂比强度等指标较差的皮棉比例不低,截至10月27日,南疆C2比例为61.17%,且内地的100万吨棉花上市缓慢,加工、销售周期拉长,质量也无法保证。从山东省棉花公证检验情况来看,截至10月31日,山东棉花检验重量为1.02万吨,长度在27mm以下、马克隆值C级、断裂比强度中等的份额同比大增,其他指标除轧工质量外,同比均有所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明年3月份以后,储备棉开始轮出和低品质新疆棉开始大量移库,国内高等级棉花短缺或成大问题。在2015/2016年度,新疆手采棉长度、强力等指标不太理想,尽管新疆机采棉注重高品质、高适纺性,但是在5月份以后,高等级、高品质棉花缺口仍显现,预计2016/2017年度的情况变化不大。由于2016年5月~9月轮出了260多万吨高品质储备棉(含2011、2012年度收储的外棉),现在能称得上高品级、能纺40S及以上棉纱的资源已“屈指可数”,即使明年国储棉轮出较今年提前一个多月,依然不会改变高等级棉供不足需的现状。

  棉花进口能否完全放开?

  苏建军表示,希望尽快取消棉花进口配额,让国内棉花市场与国际棉花市场真正接轨。“目前,东南亚国家的棉纺织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产品质量也在大幅提升,一旦这些国家的产品在质量上接近或者超过我国,那么对国内的棉纺织产业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建议尽快取消棉花进口配额,提升国内棉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苏建军说道。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表示,协会会继续加大力度呼吁放开棉花进口配额。对此,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处长尹坚表示:“对于棉花进口配额问题,各方都在协商期望达成共识。去年,国储棉库存大约为1100万吨,经过本年度的储备棉轮出,目前大约有850万吨存量。在如此大量的棉花库存面前,去库存成为首要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棉花进口配额放开仍需等待。

  在记者的采访中,多家棉纺织企业也都认为,短时间内放开或增发棉花进口配额不太可能。但企业表示,今年的高等级棉肯定不够用,在新旧棉花年度交替时很有可能会出现资源紧缺。自从我国实行棉花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棉价就一直处于下行通道,在内外棉价差缩小到1500元/吨左右,进口棉配额的意义已经不大。但如果放开配额,就能够让我国的棉花产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有助于加快我国棉花产业的深层次市场化进程。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晔珺说道:“前些年,企业还能够拿到配额,购买进口棉还算方便,但是,近来,购买高品质的进口棉越来越难。从国家制定的棉花政策看,大方向是助推棉花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棉花市场化的放开需要过程,所以,即使不能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建议能够发放一般贸易配额,取消进口加工贸易配额。”

  棉花进口配额的存在,也使得棉花市场滋生了“乱象”。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进口棉配额不允许买卖,但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进口棉配额仍存在一个无形的市场,投机分子从中获利。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棉纺织企业对配额的青睐,除了价格因素外,还有产品需求的原因。一些产品指定了必须使用什么棉花,或者国内的棉花质量某些指标达不到生产所需的原料要求,这部分企业必须通过进口棉花来满足生产需求,这也就是刚性需求下配额的内在价值。从国内棉花质量达不到一些工厂的使用要求这一点,随着国内棉花质量的逐步提高,进口棉的替代性降低,将会促使配额的价值下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10月26日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近日,A股市场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8月份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延续了7月份的增长态势,实现环比增长。

2024年09月11日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根据成都海关消息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8.8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其中,进口87亿元,增长62.7%;出口41.8亿元,增长28.9%。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均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8月08日
2024年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

2024年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

2024年7月12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2024年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14977.9万吨(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

2024年07月16日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海参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为圆筒状,营养和食疗价值较高。近些年我国海参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养殖面积面积不断扩大,在202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为25.0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同时市场规模也是在不断增长,在2023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为1326.0亿元。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为全球最大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 行业开始向高效益、规模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为全球最大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 行业开始向高效益、规模化等方向发展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水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拥有的水产苗种品种世界最多,水产苗种企业最多。从鱼苗产量来看,根据《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2年我国鱼苗总产量为13896.83亿尾,同比增长3.3%。

2024年02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