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走势难料

     在今年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收割机市场,最为悲催的非玉米收割机市场莫属。玉米收割机市场销售表现大跌眼镜,尚不能确定的是今年到底能下滑多少?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走势不应如此悲观。

  利空因素打压 需求刷新底线

  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受多重利空因素打压,销售惨淡。

  市场调查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销售各种玉米收割机3.64万台,同比下滑22.57%。市场下滑反映在月度走势方面,自去年8月至今年8月,月度同比除个别月份之外,多数月份均始终徘徊在零度线之下,下滑幅度超过两位数的月份占绝大多数。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玉米收割机市场大幅度滑坡,很多人始料未及。但如果仔细分析今年所面临的众多利空因素,就会发现今年市场下滑不是刚性需求之过,而是众多偶然因素所致。

  从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面临的政策因素分析,对市场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

  补贴驱动力减弱。一是一些地方农机补贴政策推出时间晚,加之今年国Ⅱ、国Ⅲ切换,一些区域不再推行寅吃卯粮补贴,直接导致补贴资金不足。二是补贴额度下调,今年玉米收割机单台补贴额度下调10%,对消费者购买产生较大影响。三是市场补贴重点集中于小麦收割机、拖拉机、深松机,削弱了玉米收割机市场补贴动力。四是一些区域将今年的补贴资金用于补去年卖出但未补贴的农机,致使今年补贴资金缺口加大。

  国二、国三切换,市场呈现持币待购现象。今年国二、国三切换对玉米收割机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形成市场独特的持币待购现象。

  其具体体现在:自去年开始的国二、国三切换,虽延长至今年的12月1日实施,但消化2万余台的国二库存机型成为多数企业上半年的重中之重,这与许多用户担心国二机型拿不到补贴,而不敢买、经销商不敢卖的现象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一些企业虽然推出国三机型,但用户担心其性能稳定性,而不敢贸然出手购机,这种现象在黄淮海区域的表现十分突出。

  一些没有库存的企业推出国三机型后,因价格高,消费者认知度低,完全打消其顾虑尚需时间,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打击购买信心。今年国家推出“粮改饲”、“米改豆”,同时在镰刀湾区域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其政策动摇了很多潜在消费者对玉米收割机的投资信心,促使很多潜在消费者改变投资方向,对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除政策利空因素打压外,市场内生性因素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刚性需求下降。玉米收割机市场经过2012年以来的连续高位运行,热点区域刚性需求下降,例如黑龙江、山东等市场,市场凸显饱和迹象。

  消费者投资收益下降,打击了潜在消费者投资信心。近年来,随着我国玉米收割机市场的高位运行,社会保有量激增,玉米跨区作业收益率降低,导致消费者投资信心不足。从今年上半年销售机型看,2行小型玉米收割机占比提高,可以看出一些用户消费取向正在由投资性购买向自用性购买转移。

  购买力下降。去年小麦、水稻、玉米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对农民购买力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利空因素还来自偶发事件的干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天灾压缩了玉米收获面积。自辽宁、内蒙古、吉林至黑龙江一个狭长地带,遭遇旱灾,很多地方玉米颗粒无收,有些区域直接将玉米作为青饲料进行收获,导致玉米收割机需求量减少,推动了饲料青贮机市场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企业库存压力巨大。由于急于出手,直接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突出表现在今年的价格战。消费者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买涨不买落的市场规律再度在玉米收割机市场上演,他们等待一个更低的价格出手,整个市场持币观望气氛浓厚,形成玉米收割机市场温水煮青蛙似的僵持现象。

  除以上多层面利空因素叠加,导致市场上升遭遇强大阻力外,其深层次因素则表现为市场需求转型,两大“空窗期”叠加。

  一方面,我国玉米收割机市场正处于由摘穗到籽粒收割机转型的前夕,许多生产企业看到这种转型,虽然研发并推出了籽粒收割机,但因其性能稳定性差、价格高、推广力度小、收割后烘干跟不上等多重因素影响,尚未完成转型,形成玉米收割机市场产品需求的“空窗期”,这种现象在黑龙江和山东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区域市场表现的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丘陵山区的玉米收割机市场尚未启动。因近年来玉米收割机主流市场较为火爆,大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到东北等区域的热点市场,其推出的机型也主要适应这些区域,而忽视了丘陵山区机型的开发。虽然一些小企业研制并推出了小型履带式玉米收割机,但因产品性能、推广、营销等因素制约,难以填补市场空白,形成玉米收割机市场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空窗期”——区域“空窗期”。两大“空窗期”叠加作用,成为自去年至今年市场低迷的主要因素之一。

  需求结构调整 “哑铃型”PK大型化

  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需求结构演绎“哑铃型”PK大型化。

  一方面,需求行数向两端延伸。市场调查显示,截至8月底,累计销售2行及以下机型7800余台,同比小幅下降4.83%;占比21.48%,较之去年同期上扬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大型化趋缓日趋明显。1~8月,累计销售4行以上机型1.52万台,同比下降15.2%;占比41.79%,较之去年同期上扬3.63个百分点。介于其间的3行机型无论同比还是占比均出现较大幅度滑坡,累计销售1.19万台,同比跌幅高达37.7%;占比32.81%,较之去年同期下挫7.96个百分点。

  主流区域不振 集中度大幅攀升

  今年的区域市场也在诠释市场大幅下滑原因。市场调查显示,销量排名前8的区域累计销售各种型号玉米收割机3.15万台,同比下滑11.37%;占比94%,较之去年同期上扬11.88个百分点。

  从各个区域市场的表现看,在销量排名前8大主流区域市场呈现出

  “3下5上”的特点。山东市场再度发力,成为前8个月区域需求冠军,累计销售1万余台,同比小幅增长4.19%;占比27.98%,较之去年同期上扬7.19个百分点。

  安徽、山西、甘肃、陕西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河北、河南、吉林三大主流市场的下滑成为今年整体市场下滑的硬伤,尤其河南、吉林同比下跌幅度分别达到58.91%和45.02%,河北市场相对来说较为温和,同比小幅下滑3.46%。

  集中度提高 主流品牌“3上3下”

  在市场需求高台跳水的大背景下,主流品牌相应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但也不乏逆势增长的品牌。

  市场调查显示,截至8月底,排名前6的主流品牌累计销售各种玉米收割机2万余台,同比下降13.68%,低于平均降幅8.89个百分点。

  作为领军品牌的福田雷沃累计销售6000余台,同比下跌25.55%,占比16.56%,较之去年同期下挫0.66个百分点。与之一起“跳水”的还有山东巨明、中联重机,累计销售4000台和2000余台,同比分别下降29.4%和22.89%。

  受大环境影响,虽然众多品牌下滑,但也有亮点。山东常林、山东时风、洛阳弗格森三大品牌逆势上扬,其中山东常林、山东时风销售4200余台和2200余台,同比分别增长17.89%和4.97%;占比分别上扬3.99个百分点和1.62个百分点。洛阳弗格森销售1600余台,同比大幅攀升29.51%,占比上扬1.86个百分点。虽然这些品牌出现增长,但因占比较小,难以改变整体市场下滑的走向。

  市场尚未终结 降幅有望收窄

  今年前8个月,玉米收割机市场较大的降幅让许多人判断全年降幅或将超过30%。据业内人士分析,全年销量将降幅15%~20%。

  首先,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下滑的关键因素多来自政策和偶然因素,并不完全出自刚性需求的下降。因为在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玉米,其机收水平却是最低的,2015年也不过64.18%,由此决定了内生性刚性需求依然较为强劲。

  其次,今年玉米收割机市场下滑的很大因素源自种植面积减少和“粮改饲”政策的影响,打压了消费者信心,并不是玉米收割机市场的饱和所致。

  再其次,今年前8个月的销量并非全年销售成绩的真实反映。到年底前,整个市场将受刚性和更新需求的双重动力牵引,尤其9月、10月的市场有良好表现。

  最后,前8个月启动的市场主要在黄淮海区域,东北区域依然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作为高寒区的东北区域,玉米收获季节甚至可以后推至11月初,其市场贡献率不容小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5月20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小麦陆续开镰收割、油菜籽零星上市,全国夏粮收购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全面展开。作为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夏粮收购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稳定。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约1700亿斤,早籼稻约250亿斤。

2025年05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