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青海省特有地形给予杂交油菜制种优越条件。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84.7%的地区海拔在3000m以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垂直地带明显,为发展油菜制种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84.7%的地区海拔在3000m以上,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垂直地带明显,为发展油菜制种业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1 隔离条件好 青海种植业海拔高度分布在1650~3700m之间,青南高原超过4000m,面积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m左右。在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按地貌类型有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3个地貌区,按海拔高低、地势地貌、土壤植被和农牧业生产的差异,又可分为黄土高原丘陵、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海南台地和青南高原5类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沟岔地带,两面环山,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隔离区,全省适宜制种的面积有10万亩左右。
2 气候条件好 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农作物出苗至成熟期,大部分地区自4月上旬至8月下旬太阳辐射量为63.44~80.78kcal/cm2,日平均辐射量在469~598cal/cm2之间,每天平均日照时数为7.2~9.8h,柴达木盆地高达8.7~9.8h,作物光合强度和光合产物的数量远超过其他地区。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物质的积累 夏季平均日较差均在1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16℃,在气温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下,白天气温高,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时间长,制造有机物质多;夜间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有机物质少,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雨热同季 夏季是青海热量丰富、降雨量最多的季节,大部分地区作物生长季在3月下旬至9月下旬,其天数在139~240d,生长季节≥0℃积温为780~3401℃,其间降雨量除柴达木盆地外,农业区在239.9~459mm,占全年降雨量的67%~99.2%,可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平均风速大,相对湿度小 年平均风速在1.1~5.0m/s之间,农业区多为1.4~3.8m/s之间,能使大田作物通风良好,经常保持CO2平衡,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又可防止作物茎叶腐烂,有利于作物合理密植。相对湿度小,可以加强作物的叶面蒸腾和新陈代谢作用,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抑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3 制种产量高 青海省是北方春油菜主产区和优良新品种的繁育源头,生产的种子千粒重高、含油量高、纯度高、发芽率高、质量好。目前国内外生产上应用的三系杂交种,基本上都是波利马不育材料的衍生物,在青海夏播制种,可避免低温可育花粉的产生,提高制种的质量和数量,一般每667m2制种产量100kg以上,高出国内其他地区制种50kg的水平,是理想的北育夏繁基地。2013年全省杂交油菜制种面积达到3.48万亩,其中省内春油菜制种2.56万亩,省外冬油菜产区在青海省制种0.92万亩,杂交油菜制种比种植春小麦平均每667m2增收500元以上,青海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杂交油菜北繁制种基地,成为我国春油菜种植区的供种源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