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云南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导读:云南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产业发展层次低,聚集程度不高。2410户农林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亿-10亿元的仅14户,10亿元以上的仅12户。以茶叶产业为例,全省现有茶叶企业1000多家,产值过亿的不超过20家,产值达10亿元的仅有1家。

  按照省政协2013重点工作部署,围绕“云南产业建设年”活动,4月-7月,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与九三学社云南省委联合牵头组成调研组,赴普洱、西双版纳、红河、文山及德宏等州市,深入田间地头、种苗基地、农林经营户、专业合作社和工业园区、农林庄园、工厂车间、科研院所调研,仔细查找制约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广泛协商论证提出一系列加快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呼吁抓住有利条件加快绿色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绿色经济强省之路。

  现状 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
  产业发展聚集程度不高,综合效益不高
  市场营销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投入支撑不足,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调研组认为,当前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各州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呈现出注重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创新,注重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及应用,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局面,但“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问题一直未得以突破。主要表现在:
  产业发展层次低,聚集程度不高。2410户农林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5亿-10亿元的仅14户,10亿元以上的仅12户。以茶叶产业为例,全省现有茶叶企业1000多家,产值过亿的不超过20家,产值达10亿元的仅有1家。
  产业化水平低,综合效益不高。农业方面,云南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8%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0.3∶1,远低于全国0.8∶1的平均水平。林业方面“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十分突出。与浙江省相比,云南省林业用地面积3.71亿亩,居全国第二位,活立木蓄积量18.7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8;浙江林业用地面积仅为云南的27%,活立木蓄积量不足云南的1/10。但2012年,云南省林业总产值为885.5亿元,浙江却超过3000亿元。
  科技投入支撑不足,成果转化有待加强。据统计,云南省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65%,远低于1.97%的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企业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为26.9亿元,仅占企业营业收入的0.88%,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不健全、不配套,企业技术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低。云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仅为20%左右,形成产业化的不足5%。
  此外,市场营销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也制约了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壮大及质量提升。

  对策 引导产业聚集发展 突出产业扶持重点
  注重统筹规划,促进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培育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集群

  突出产业扶持重点,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增强竞争力

  调研组认为,加快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首先应注重统筹规划,抓住国内、国际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有利环境条件,把加快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放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总体部署中谋划,做好全省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的平台构建、环境优化、市场培育、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发展路径等规划,有重点、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应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要求,把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增强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同时改进政绩考核指标及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优化、生态效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等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其次应培育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带动主体,加大传统产业调整转型升级,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培育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集群。如培育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集群,引导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向适宜地区集中,形成大基地支持大企业,支撑大产业发展态势。培育食用植物油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利用全省4200万亩木本油料资源,构建以核桃油、茶油、橄榄油等为主的油料精深加工生产基地,形成中高端食用植物油及其附产物完整的产业链。此外还应加快培育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集群、林下种养产业集群、天然香精香料研发和提取制造产业集群等。
  其三应突出产业扶持重点,完善产品标准体系增强竞争力。统筹整合省级产业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木本油料深加工产业,三七、天麻、石斛等中医药材产业,天然香精香料研发提取制造产业,依托生态农业林业拓展开发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健体养生、康复养老产业。各地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把资金投放重点向产业前端的涉农、涉林中小微型企业、特色园区及农林基础设施等倾斜,扶持农林经营大户和个体农户生产经营。尽快建立完善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品牌整合力度,提升云南省绿色生态产品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支招 健全市场服务体系 加大科技人才支撑
  拓展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市场空间
  加大科技支撑和技术骨干培训
  争取建设云南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

  云南绿色生态产品销售及服务面向国内13亿人口,同时还将直接对接东南亚、南亚近20个国家及地区22亿多人口,可形成前景广阔、潜力无限巨大的新兴市场。调研组认为,应统筹再生产各个环节,拓展云南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在生产环节,建立生态、清洁、循环的原料加工生产体系,实现原料、中间产品、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和综合利用。在流通、消费环节,建立健全社会化市场服务体系和平台,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林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提高农村信息服务功能和水平。
  调研组建议加大科技支撑和技术骨干培训。各级政府应加大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科研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大力培养云南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骨干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以政府主导、专家(院士)领衔,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专业人才、博士创业团队,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整合各类科技力量和资源,完善以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林产品链为主线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平台。采取多种形式造就大批面向绿色生态农业林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农林产业工人和技术实用型人才。健全乡镇公益性农、林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等技术骨干的培训,健全完善生产一线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调研组认为,云南省生态产品生产潜力巨大,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率先在云南建设国家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以绿色生态产品生产及绿色生态产业为切入点,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模式,努力把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生态与经济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中国最大的绿色生态产业聚集区,国家绿色生态产品生产与交易先导区,中国一流的绿色生态产业科技研发中心,世界一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在实验区通过实行系列差异化的政策和管理服务,实现生态环境由被动保护向主动修复与建设的转变,为发展我国绿色生态产业、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建设美丽中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10月26日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近日,A股市场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8月份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延续了7月份的增长态势,实现环比增长。

2024年09月11日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根据成都海关消息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8.8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其中,进口87亿元,增长62.7%;出口41.8亿元,增长28.9%。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均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8月08日
2024年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

2024年我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夏粮产量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

2024年7月12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2024年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14977.9万吨(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

2024年07月16日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我国海参食品行业:逐渐从高端向大众迈进 线上电商平台成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海参为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为圆筒状,营养和食疗价值较高。近些年我国海参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养殖面积面积不断扩大,在2022年我国海参养殖面积为25.04万公顷,同比增长1.19%。同时市场规模也是在不断增长,在2023年我国海参全产业链市场规模为1326.0亿元。

2024年03月01日
我国为全球最大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 行业开始向高效益、规模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为全球最大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 行业开始向高效益、规模化等方向发展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着水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种苗生产基地,拥有的水产苗种品种世界最多,水产苗种企业最多。从鱼苗产量来看,根据《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2年我国鱼苗总产量为13896.83亿尾,同比增长3.3%。

2024年02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