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黑龙江农业开发创造的三个“全国第一” 推动现代农业新局面,黑龙江省农业 综合开发坚持“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 建设。支持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保障作用,“十一五”以来,共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107.3万亩,新增粮 食产能44.3亿斤。
日前从黑龙江省财政厅获悉,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借鉴世界银行项目资金管理模式,采取 “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在助力全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工作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农业开发投资总量全国第一,累计达到254.8亿元;改造中低产田面积全国第一,累计达到4193万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国第一,累计提高粮食产能185亿斤。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化、机械化、设施化建设。支持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保障作用,“十一五”以来,共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1107.3万亩,新增粮食产能44.3亿斤。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大力支持建设了庆安、北林、绥棱三县(区)连为一体的“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示范区,肇东50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宝清30万亩高标准水田示范区,青冈20万亩贫瘠土地创高产示范区,佳木斯郊区10万亩高标准水田示范区,依兰10万亩提水灌溉“旱改水”示范区,汤原10万亩引汤工程“旱改水”示范区,依安10万亩“四区轮作”示范区,望奎5万亩现代化旱作农业示范区。其中,“绥庆北”200万亩优质粳稻示范区全部建成后,可节水2亿立方米,增加耕地3万亩,增产水稻8.4亿 斤。黑龙江省支持建设的大项目精品工程,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发挥了引领作用。
黑龙江省还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十一五”以来,投入农业开发资金12亿元,支持发展农机、粮食、蔬菜、牧业等专业合作社455个,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在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发挥突破作用,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奠定了基础。支持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抓住产业链条关键环节,采取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方式,投入产业化经营资金16.5亿元,撬动金融类资金70多亿元,支持全省重点推进形成了水稻、大豆、玉米、奶牛、肉牛、生猪、马铃薯、亚麻、蔬菜等10大优势产业,打造了具有鲜明特点和优势的龙头企业与基地紧密结合的产业集群,在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发挥了助推作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