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清洁电力峰会暨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以往极不起眼的生物质能企业势头火热,一片面积不小的展馆中,络绎不绝的参观人流与参展企业热烈商谈。
据悉,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多方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以秸秆利用工程为重点,落实资源税收优惠政策;国家能源局则力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农业部正在积极制定农村生物质能炉灶升级换代和生物质能在生态农业中利用等专项规划。
农村生物质能发展受重视
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具有来源广泛,利用方式多样,能源产品丰富,综合效益显著的特点。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质能大会上,发言的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与农业部官员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农村生物质能利用上。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介绍,国家发改委下一步将继续以秸秆综合利用为核心,实施秸秆气化、秸秆清洁能源运营、秸秆固化成型等综合利用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生物质能资源综合利用。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可再生能源处处长李景明表示,农业部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生物质能的技术创新,科学推动农村沼气应用发展,因地制宜开展秸秆能源化示范,实现节煤炉灶和炕的升级换代,推广生物质炉灶。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农村能源处处长韩江舟也表示,能源局将积极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利用,实现生物质能电力、液体燃料、燃气和热力等能源的生物原料种植收集、加工销售、利用产业一体化,促进绿色内需经济,构建城镇清洁能源体系。
据了解,我国每年可作为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剩余物约4亿吨、畜禽粪便30亿吨、城市生活垃圾近2亿吨。生物资源量折合每年约4.3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开发有巨大的潜力。按照国家有关规划,到2015年生物质能利用产业将形成较大规模,在电力、供热、农村生活用能领域初步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
“原来我国的农村能源建设主要是靠国家的资金来支持,是国家养起来的,我们称之为叫输血性的产业,现在要变成一个造血性的产业。”国家能源局能源研究所秦世平教授表示,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目标是市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利可图像大米一样卖
生物质能源是否有利可图,是否具备抛开补贴持续发展的条件?
分析指出,生物质固体燃料应用是生物质能产业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原料成本是电的1/6,大约比天然气省1/3,比石油省2/3。
“在固体成型燃料方面,毫无疑问是可以赢利的。”北京奥科瑞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周飞表示,“在欧洲很多国家,生物质固体燃料就像大米一样摆在超市,细的颗粒燃料、粗的大棒燃料,随便购买。没有哪个环节有补贴,就是正常的商业运作。”
“古巴是联合国称赞的可再生能源搞得最好的国家,他们的甘蔗渣产量很大,基本上全部能够作为生物质能源回收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姚小芹表示,“按照古巴的经验,发展生物质固体燃料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
一位在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参观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的东北企业主说:“今天的展会上出现了几种让人眼前一亮的生物质成型设备。以前的设备不是耗能高得无法忍受,就是产量不高没有使用价值,今天有几家企业展出了几款实用的设备,看起来已经可以投入实际生产了。”
“在国内做生物质固体燃料也是可以赚钱的。”该企业主介绍,从农村收购秸秆,200块钱一吨,加工成颗粒燃料或者大棒燃料卖出去,比煤价便宜一点,其中已经有润可赚。
不过,理论上的价值,要变成实际的收入,中间还有难题需要解决。
“建一个生质固体燃料加工厂大概要投入100万元,工厂建成后,就得靠秸秆生存。在东北,村与村之间距离很远,一旦在某个地方建起了工厂,那么就得受这个地方农民的制约。”该企业主无奈地表示,别看秸秆扔在地里是不值钱,当工厂建好之后,收购秸秆时农民就会要求涨价,否则宁肯扔掉烧掉,“200块钱一吨也不算多。”
“需要一种模式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或者由政府出面,或者组织村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不少村子的沼气集中供气站,就是政府补贴出钱,我们施工,农民使用。不需要企业跟农民打交道,减少了很多麻烦。”该企业主说。
周飞则表示,这跟利益分配有关,奥科瑞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都建有生质固体燃料加工厂,北方的秸秆、南方的竹子,材料收购上都没有问题,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利益分配,别想着把钱全赚了。
“我们主要是自产自销,甚至成型设备也是自产的。利润肯定有,靠着自产自销的模式,我们在全国已经发展到几百家加工厂。成型的固体燃料我们也对外销售,当地的农民上门来购买,在多数地区都比煤价便宜划算。”周飞说。
打造城乡能源服务体系
相比生物质固体燃料已经看得见的利益,整个农村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难度要大上很多。秦世平认为,应该抓住“十二五”全国建设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的机遇。
“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建设,不光是农村,也不光是城市,而是要集合城市和农村,建立高效的、清洁的、规范的能源服务体系。”秦世平说,“这一体系不能依靠政府输血,而应该成为一个能自我造血的产业。”
如何打造这个城乡一体化的能源服务体系?秦世平表示,第一要因地制宜,每一个县的情况不一样,适合什么就开发什么。第二要规模化,不能光是农村,而是要有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产业的规模要做大。真正的主营收入还是来自于城市,对农户可能不挣钱或者微利。规模化之后就要融入市场体系,比如沼气可以并入天然气体系等。要想融入大市场大网络,就必须按照产业的规矩行事,严格依照产业的标准执行,这就需要专业化,专业化才能实现市场化。规模化是基础,专业化是手段,市场化是目标。
“打造这样一个能源服务体系难度很大,不说别的,单是我们生物质能标准方面就很有问题。比如产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行业,一台标称产量为900公斤/小时的机械,实际产量可能700公斤都不到,甚至只有400-500公斤,这完全没人管,随便自己写多少就是多少。还有非常重要的模具使用寿命指标,也是任由企业自己标注。”从事生物质能源装备制造的青岛格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工程师郭恒海说,“所以打造这样一个能源服务体系,并入大的能源网络市场化运营,现在距离还很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正在推动制定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行业标准,包括固体成型燃料的分级标准、燃烧器技术和成型设备关键部件等规范。业内人士分析,标准的出台有望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和整体竞争力,进而提高生物质能用能的经济性。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