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表示,中国2012年菜籽油压榨产能预期增长300万吨。2011年油籽作物压榨产能增长逾1500万吨,是自2004年以来最高增幅。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中国2012年大豆压榨产能料将增长逾1200万吨,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表示,中国2012年菜籽油压榨产能预期增长300万吨。2011年油籽作物压榨产能增长逾1500万吨,是自2004年以来最高增幅。
日前国内一家粮油信息研究机构也发布报告称,至2012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将增加1250万吨,达到1.25亿吨。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豆压榨产能增加1750万吨。
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张智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近年来大豆压榨产能一直在持续增长,但国内大豆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产能闲置情况比较普遍。”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也指出中国油籽压榨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卓创资讯油脂分析师赵雪告诉记者,“如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则意味着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国内大豆市场而言将是不小的冲击。”而张智先亦表示“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
大豆对外依存度较高也颇受各界关注。数据显示,2011年进口量约为5264万吨,而国内大豆消费量约在6500万吨左右,进口大豆约占国内消费量的80%。万达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马玉龙分析,“中国大豆产量逐年减少,进口增多,另外中国的人均消费量是增加的,中国的大豆消费主要依赖于进口,而进口加工后很少运往国外,所以也是消费大国。”
而大豆进口量的增加对国内大豆将“雪上加霜”。赵雪表示,“受进口大豆市场的冲击,国内大豆产业近几年发展的一直不是很乐观,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比约为1: 4.2左右。”
在此大背景下,国内大豆增强竞争力,如何拓展出路也处于亟待破解的困局中。对此,赵雪建议,“应优化国产大豆品种,提高国产大豆的出油率,拉近与进口大豆之间的品质差异,提高油厂压榨利润”此外,她还强调,“国家政策也需加大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扶持,增加国产大豆的话语权,从而降低进口豆对其的冲击。”
而张智先则提出应利用比较优势的新思路发展,“国产大豆榨油无论从价格还是出油率上都不如进口大豆,国产大豆应该利用非转基因的优势,支持大豆蛋白加工企业生产功能性蛋白产品,扩大功能性大豆蛋白在肉制品、面制品等领域的应用。”同时他也指出“应继续控制区大豆油加工产能的扩张,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国内大豆压榨行业的健康发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