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粮食八连增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良好机遇

       内容提示:11月份,我国PMI回落到“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增速有下滑趋势,同时欧洲经济仍未从欧债危机的泥淖中走出,美国经济持续疲软,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通胀压力的缓解为货币政策微调提供了空间。粮食八连增无疑为进一步缓解通胀压力、管理通胀预期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良好机遇。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7121亿吨,不但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还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业界人士分析,在我国通胀压力缓解、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势头的背景下,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具有多重的积极意义。

 

  11月份,我国PMI回落到“荣枯线”以下,表明经济增速有下滑趋势,同时欧洲经济仍未从欧债危机的泥淖中走出,美国经济持续疲软,经济增长面临的外部形势不容乐观。在这种形势下,通胀压力的缓解为货币政策微调提供了空间。粮食八连增无疑为进一步缓解通胀压力、管理通胀预期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良好机遇。

 

  今年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运行中的最大隐忧。上半年CPI涨幅一路走高并在7月份达到6.5%的峰值,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在处理好保持经济增长与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中平衡使用。为管理通胀预期,央行在上半年基本上按每月一次的频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实施了三次加息。

 

  从以往经验看,国内每次物价上涨中,食品类价格都是领头羊和推动者。随着粮食丰产,供应增加,作为牲畜饲料的玉米、大豆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回落,带来肉禽蛋价格继续下行,同时也会通过“蝴蝶效应”的传导影响下游食品价格,从而缓解整体通胀压力,为当前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空间。

 

  在通胀预期减缓之际,为促进经济增长,央行从12月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业界人士预测,释放的资金将进入资金压力较大的中小企业、“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随着世界经济波动加大,粮食作为一种战略储备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尽管我国人口众多而且消费量增加,但仍能保证主要粮食品种自给自足。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消费品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同时粮价保持稳定,我们才能腾出手来解决其他棘手的经济问题。

 

  “米袋子”的充实不仅仅意味着国人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还在管理通胀预期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近两年国内肉类、蔬菜等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起落,但是粮价这一百价之基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因而我国尚未出现物价全面上涨,物价总水平始终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因此,紧绷粮食生产这根弦,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需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今年,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冬春连旱,夏季南方又出现了旱涝急转,粮食生产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国际上粮食价格大幅起落,也给国内粮价稳定带来了影响,玉米、小麦价格曾一度走高。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同时实现全国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实属不易。在全国总增产量中,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占比为90.5%。这意味着,粮食主产区标准农田和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卓有成效,也表明国家通过不断加大惠农补贴,调动起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生产迅速推进,我国粮食增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兴则国家强,粮食丰则天下安。可以预见,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后,通过收储和轮换,政府手里掌握的储备也越来越充裕,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也持续增强,即使未来粮价出现大的波动,也能及时熨平。据了解,中央财政近日已将2012年粮食风险基金中央补助款315亿元提前通知各省份,为各地的粮食宏观调控工作做好准备。

 

  另外,粮食丰产同时意味着供应量增加。在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机械化耕作成本加大的趋势下,农民的种粮比较效益仍然较低。业界专家建议,政府应及时通过收储、提高最低保护价来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将粮农手中的粮食及时转变为市场供应和储备,避免出现惜售和“谷贱伤农”,摆脱农业周期律陷阱,为下一个粮食生产周期做好准备。

 

  长远来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最大瓶颈,同时粮食生产还受成本上升、耕地减少等因素制约。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农田水利大举建设将逐渐改变我国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有利于国家建立起农业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从而更从容地应对灾害性气候和极端天气,给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利保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9月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信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林场(所)驻地4G/5G网络通达率达到90%,显著提升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的网络覆盖水平,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