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及价格预测

       内容提示:商务部25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截至上周10月17日至23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5%,其中生菜、大白菜、白萝卜降幅分别为8 .8 %、8 .3 %和8.3%,油菜、芹菜、西红柿分别下降8.2%、8%和7.6%。鸡蛋市场货源充足,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8%,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比9月底下降1.6%。

      10月份以来农产品价格“高开低走”,商务部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近两周持续回落,其中蔬菜、鸡蛋、猪肉的价格降幅较为明显。


  农产品价格涨势收敛,佐证了市场对物价走势的判断,机构普遍预测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 I同比涨幅降至6%以下,11月、12月进一步回落至5%左右。

  不过,影响物价上涨的长期因素并未消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通胀压力未明显缓解,宏观政策放松的条件尚不成熟。

  数据

  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走低

  商务部25日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落。截至上周10月17日至23日,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5%,其中生菜、大白菜、白萝卜降幅分别为8 .8 %、8 .3 %和8.3%,油菜、芹菜、西红柿分别下降8.2%、8%和7.6%。鸡蛋市场货源充足,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8%,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比9月底下降1.6%。

  肉类产品中,猪肉价格连续5周下跌。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10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持续回落,与10月1日相比,10月25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累计降幅均为2.5%。而去年同期猪价一路上涨,近期猪肉价格同比涨幅逐渐缩小。6月底全国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一度达到80%以上,目前已缩小至50%以内。

  与此同时,生猪收购价格已由最高时的20元/公斤回落至目前的18元/公斤左右,养猪的盈利水平开始有所下降。据了解,随着山东、辽宁等地的生猪价格持续下降,部分养殖户开始提前出栏“抛售”生猪。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谭谟晓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猪肉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近几个月来全国生猪存栏量逐渐恢复,市场供应量增加。此外,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措施,对稳定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过,农产品价格整体回落的同时,牛羊肉、水产品等品种的价格仍然继续上涨。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进入10月份,羊肉价格涨势明显加快,与10月1日相比,10月25日,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均上涨1 .6%,同比涨幅分别为28.1%、29.0%;全国牛腱肉、牛腩肉价格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0月25日同比分别上涨15 .6%、17.7%。

  从国际市场来看,9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225,环比下降2%,其中肉类、乳品、谷物、食用油和食糖等五大类食品价格环比均呈下降走势。10月份以来,受全球经济疲软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大宗农产品价格维持弱势格局。

  判断

  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将逐月回落

  有分析称,国庆后“节日效应”消退,10月份国内食用农产品价格的新涨价因素减少或持平而同期翘尾因素明显减弱,食用农产品同比涨幅可能收窄。

  随着农产品价格涨势收敛,机构普遍预测10月C PI同比涨幅可能降至6%以下。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预测,由于水产品、肉类等主要食品价格涨势趋缓或回落,翘尾因素继续大幅回落,预计10月C PI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食品价格呈现回落态势,同时历史数据显示10月食品价格一般呈现季节性回落,10月食品价格很可能持平甚至回落,预计10月C PI同比涨幅将显著回落至5.5%左右。

  “当前,C PI转头的趋势已很明显,我们预计,10月C PI应该会降至5.5%以下。”方正证券预测。

  至于11月和12月,C PI涨幅很可能进一步回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日前表示,8月份以来,物价总水平涨幅开始回落,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CPI可以控制在5%以下。

  山西证券宏观分析师刘小勇认为,11月份翘尾因素退出影响大致为1%,如果食品类环比涨幅不意外跳高,维持在本年均值左右,C PI有望回落至5.5%以内;12月份翘尾因素退出影响大致为0.5%,如果价格环比没有出现较大涨幅,C PI将可能进一步回落至5%以内。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四季度抑制物价继续高涨的因素包括以猪肉价格为代表的食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已接近高点,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C PI的翘尾因素将继续下降等,物价的同比上涨压力可能逐月减轻。初步预测,四季度C PI上涨5.3%左右,全年C PI上涨5.6%左右。

         形势

  通胀压力未明显缓解

  据商务部商务预报的最新分析,后期,随着秋粮大量上市、生猪供应量逐步恢复以及蛋鸡产蛋率增加,国内粮、油、肉、蛋等主要农产品供应基本有保障,但冬季肉蛋类食品需求旺盛,预计食用农产品价格仍有小幅上涨压力。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随着消费高峰期的到来,鸡蛋和猪肉价格经过回落后,后期价格将会有所回升。天气逐渐转凉,有些蔬菜品种的产地南移,运输距离加大,可能会使得菜价出现上涨。

  粮油产品的上涨趋势仍将延续。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粮油零售价格继续稳中有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并没有有效地缓和粮食价格上涨势头。与2003年相比,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累计上涨了81.1%,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 .8%。2011年,粮食价格比2010年可能又将上涨10%以上。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表示,影响物价上涨的一些长期的因素,短期之内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消除。特别是在结构转型期,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资源成本的上升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难以在短期之内得到控制。另外,大宗商品的价格仍然高位运行,输入型通胀压力没有根本减轻。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内通胀压力仍然未明显缓解。一方面食品价格仍然高企,另一方面翘尾因素影响逐渐消退。综合两方面影响,通胀水平见顶回落的态势已经明确,但通胀回落的速度将相对缓慢。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预计,由于环比数据仍然保持在高位,中国的通胀率将很可能在明年年初再度出现明显上升。一旦欧洲能够避免“二次探底”、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好于预期,中国的通胀警报将更难缓解。

  刘利刚认为,中国的通胀已经开始越来越具有“粘性”,这样的“粘性”一方面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过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胀预期的广泛高涨,这样的预期不仅导致了价格水平居高不下,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价格的“追赶”效应。

  对于明年的通胀形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的预计相对乐观。他认为今年通胀的60%来自农产品价格上涨,20%来自猪肉价格上涨,这些都不可能在明年完全复制,所以明年通胀可能下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5月20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小麦陆续开镰收割、油菜籽零星上市,全国夏粮收购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全面展开。作为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夏粮收购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稳定。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约1700亿斤,早籼稻约250亿斤。

2025年05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