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1年8月我国棉花进口数据统计及未来发展趋势

       内容提示:今年8月,我国进口棉花数量继续反弹,达到20.7万吨,较7月增加5万吨,增幅为32%;平均进口价格3025美元/吨,较7月下跌85美元,跌幅2.7%。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69万吨。

       与去年以来棉花价格“过山车”般的走势相仿,近一年来国内外棉价的差额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10/2011棉花年度,国内外棉价一度曾高达6000-7000元/吨的价差,当前已回落至2000元/吨以内。

       据海关统计,今年8月,我国进口棉花数量继续反弹,达到20.7万吨,较7月增加5万吨,增幅为32%;平均进口价格3025美元/吨,较7月下跌85美元,跌幅2.7%。前8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69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以来的棉价暴涨暴跌对整个棉花产业链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增加棉花进口配额是减缓这一冲击的重要方式。

       “供需结构合理将会使棉市平稳。”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国内外需求没有恢复,但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丰收,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新棉花年度中,预计国内外棉价均上涨乏力。

       国内外棉价渐近

       2010/2011年棉花年度(2010年9月-2011年8月),国内棉价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山车”式行情。

       据卓创资讯监测,去年9月至11月初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棉价涨幅超过67%,成为大宗农产品牛市的“风向标”。今年2月,棉价攀升至每吨3万元的历史高位,随后棉花现货和期货价格开始一路下跌,直到跌至最低19800元/吨的收储价附近。今年3月份,国内外棉花价格差距曾一度达到6000-7000元/吨,随国内外棉价暴跌,当前这一价差已缩减至2000元/吨以内。

       中储棉花信息中心9月14日发布的公告称,8月我国进口棉花数量虽继续反弹,但价格却回落至3100美元/吨以下。而在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的9月供需报告中,调高了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量预估。该报告显示,中国2011/2012年度棉花进口量预估为1450万包;而在去年同期,中国2010/2011年度棉花进口预估为1198万包。

       “从棉花贸易来看,我国棉花存在一定的缺口,近年来每年的进口量在200万吨以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周善青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又是纺织品服装最大出口国,内外需紧密关联。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的服装出口实现了同比超过20%的增长,但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认为,这实际上是提价导致的账面虚增,上半年实际出口数量增长大概只有2%。

       “出口疲软,内需不振,上下游纺织行业的萧条,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棉花价格在6-8月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反而会反常暴跌。”卓创资讯棉花行业分析师孙立武表示。

       汪前进认为,棉价从3万元/吨的高价下跌至2.5万元/吨左右时,市场还普遍相信是游资的离场导致了这一结果。然而此后一再下跌直至跌破政府设定的保护价19800元/吨,这就有必要梳理一下棉市本身的供求因素了。

       棉价回升仍有赖终端需求

       “受此前棉花价格疯涨的影响,棉织品价格普遍上涨,国内的需求受到很大抑制。”孙立武表示,与此同时,欧美国家深陷债务危机,国内需求依然疲软,造成棉纺织行业受到拖累。

       中国棉花协会认为,新年度纺织行业发展增速或将持续趋缓,预计棉花需求仍维持上年度水平,即1000万吨。中棉协监测,截至8月底,全国商品棉周转库存还有近50万吨,接近常年水平,但同比增长近1.5倍。

       “需求没有恢复,但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丰收,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孙立武表示,加上原有库存,新棉花年度中,棉价上涨乏力。

       孙立武补充说,去年棉花价格飞速攀升,让棉农们有了待价而沽的想法,但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棉价就飞流直下,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收购,那肯定会亏损。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棉价的大起大落,收购加工企业都不敢敞开收购,收收停停,纺织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山东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料供应部部长王兆停称,2010年度棉价暴涨暴跌对整个棉花产业链都造成了严重冲击,增加棉花进口配额是减缓这一冲击的重要方式。

  孙立武同时表示,棉价的真正回升还得靠终端需求拉升。我国的棉纺品大部分出口国外,但现在全球经济不乐观,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大幅增加、欧美债务问题困扰全球经济、出口阻力较大等因素或许还会持续影响市场。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