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商品市场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积极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波上涨行情。会议精神具体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上则体现在国家托市收购价格和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
销售底价的变化。
今年,商品市场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积极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波上涨行情。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数经历长时间的下跌后,下跌动能已经不足,其走强虽尚待时日,而这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其反弹之日也是商品市场转势之时。从小麦市场情况来看,当前强麦期价依然保持着稳步攀升态势。展望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在其自身供需态势、国家政策以及通胀的推波助澜下,2010年其保持上涨之势不容置疑。
一、2009年行情回顾
纵观强麦一年走势,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暴涨、阴跌、企稳”,行情的主导因素则为:旱情炒作、强麦供需状况以及国家政策。
今年1月下旬至2月初,强麦期价上演了一幕暴涨行情,其行情主导因素围绕天气展开。与以往旱情相比,灾情重、受灾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成为年初旱情的三大特点,这也使其足以助推麦价强劲攀升。在此概念炒作下,强麦期价每吨暴涨百余点之多,其力度之强超乎想象。
在市场对干旱题材炒作过后,强麦期价开始步入阴跌阶段,行情的主导因素则演变为强麦自身供需状况以及国家政策。今年2月上旬之后,随着各地农民积极抗旱以及干旱地区迎来多次降雨,各小麦主产区旱情基本上得到缓解,小麦墒情得到极大改善,市场担忧情绪逐步缓解,期价开始一路下行。尤其是4月中旬各主产区开始普降大雨,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暴雨对小麦生长极为有利,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基于此也开始上调小麦产量,同时市场预期新年度小麦丰收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在强麦期价暴涨之际,国家加大了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量,每周拍卖量由150万吨左右最高提升至230万吨左右,这对抑制小麦现货价格上涨功不可没,尤其是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的拍卖极大地冲击了国内强麦现货市场,并使得强麦期货盘面价格一度跌至现货价格之下。但后期随着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拍卖的停止,加上国家托市收购政策的支撑效应开始显现,期价开始止跌企稳,并出现了反弹行情。总体来看,在三大因素的主导下,强麦市场在年内已上演了暴涨、阴跌和企稳三个阶段的行情。
二、市场状况分析
从今年强麦期价运行的态势来看,我们认为2010年强麦行情仍将围绕三大因素展开,而三大因素亦各有主次,虽然不同时期内其主导地位会有所更迭,但总体而言则是供需状况为根本、国家调控是关键、概念炒作是诱因,在三者的联袂作用下,加之通胀预期的推波助澜,强麦期价将向历史高点挺进,其上涨态势不容置疑。
(一)供求态势分析
对于国内小麦市场供求态势的分析 ,我们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静态的供求态势;二是动态的供求态势。对于静态的供求态势而言,其涉及的面较小,其重点也就是国内历年的产量,而动态的供求态势既包括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包括国家政策层面的调控等因素,因此,在分析供求态势时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麦价的运行脉搏。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小麦的自身特性来看,小麦本身属于需求弹性很低的品种,市场本身的需求量在一定时间段内并不会出现很大的改变,左右市场的因素主要在于供给的变化,而需求量对麦价影响较小,所以,我们对供求态势的分析也着重于对产量的关注。
从国内小麦市场的静态供需状况来看,在经历了今年年初的特大旱情后,我国小麦又喜获丰收,首次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夏粮连续6年增产,“六连增”的丰收格局强化了我国粮食安全,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在此背景下,国内麦价难以出现暴涨局面。
然而从动态的供需状况来看,我们认为动态的变量首先是天气状况,从小麦的生长周期来看,天气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将始终存在,其市场表现则是天气状况对小麦产量的预期。对于不同的生长阶段而言,小麦市场的炒作概念则有所不同。从历次市场炒作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其炒作时间窗口将出现于小麦返青期以及抽穗成熟期,这两个时间窗口应给予重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个成功的概念炒作,则离不开资金的参与。无论多好的一个炒作概念,没有资金的参与也将会夭折,而资金的参与力度则表现为持仓量的变化。回顾强麦一年来的走势,市场对年初干旱题材的炒作使得小麦主力合约日增仓达上万手之多,然而在小麦收获期,阴雨天气虽得到市场关注,但无奈没有大量资金参与,市场行情也因此缺乏亮点。
小麦生长环境表
根据小麦生长周期中天气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把市场对天气的炒作归于动态供求形势的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天气的变化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这两者都是属于供求态势的范畴。对于国家政策对小麦供求态势的影响,因国内小麦市场的特殊性,我们放在国家政策这一部分单独阐述。
(二)解读国家政策
从国家政策来看,国家政策对于小麦市场所具有无可置疑的话语权,其归根结底仍在于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粮源,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市场的供需状况。上面我们也提到从小麦的自身特性来看,小麦本身属于需求弹性很低的品种,市场本身的需求量在一定时间段内并不会出现很大的改变。这也是为何国家能够通过库存小麦出库量的增减能够快速的影响小麦市场价格的原因。对于国家政策对小麦市场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把握两个层次,即国家政策的调控是长期调控和短期调控的结合,应区分对待。
从长期宏观调控来看,我们认为政府对粮价的调控基调是稳中有升,促使粮价呈现阶梯形上扬态势。此判断依据主要来源于,当前国家发布的各项纲领性文件以及召开的各种农业会议所体现的精神。从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来看,其把粮食生产定位于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角度来考虑,其在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逐步理顺粮食价格,使粮食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使种粮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该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为国家调控粮食价格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了国家对粮价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人为的为国内粮价的运行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确立了价格的底部区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引领了市场预期。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但具体到政策层面我们认为该会议精神将体现在三点:一是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二是加大对农民的直补力度,三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就此来看,其对麦价的影响要分两方面看,第一,提高粮食收购价,理顺农产品价格,能够推动粮价稳步上移;第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会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但笔者认为,稳定粮食产量最有效的途径则是提高粮食价格,因为对农民种粮进行直补,无论补贴金额多大,都不能保证其在拿了补贴后去种粮,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固然能够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不得不说的是如果粮价不能提高,其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农业基础设施所发挥的真正作用,如就今年年初春季抗旱情况而言,很多地方的灌溉设施都是年久失修,难以及时发挥作用,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据此,我们判断国家仍将会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来达到保证国内粮食安全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对粮价长期看涨的主要依据。
会议精神具体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上则体现在国家托市收购价格和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底价的变化。从两者的变化来看,其稳步上行的主旋律业已得到认可。展望后市,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去考虑,价格仍将会稳步上行,而且这个变化趋势将会成为引领市场运行的风向标,在其指引下,麦价的整体运行态势业已确定。
从短期微观调控来看,我们认为对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家调控政策将会对微观层面进行调整,其途径则是源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在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方面,其微观调控主要体现于拍卖量的变化。对于拍卖底价的调整国家将坚持顺价销售原则,也就说每次调价的背后都伴随着现货价格的上涨以及国家对后市价格的预期。而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量的大小则反映了政府对当前市场的一种预期,一般而言,市场需求加大投放量则会增加,供给量加大,打压小麦价格,反之则小麦价格回暖。
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情况
从国家历次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拍卖成交均价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呈现为稳步攀升态势,而成交率则随着国家拍卖量的变化而变化。就笔者跟踪的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来看,一般而言随着国内普麦价格的变化,国家将不断调整拍卖数量,其市场效果则是增加了市场供给,打压了市场价格,反之亦然。
在关注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的同时 ,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的竞价销售也应进入我们关注的视野。我们知道强麦在国内小麦的分类中属于高档麦,其质量要求较高,而美麦、澳麦等进口麦的质量则亦能满足国内加工企业对高档麦的质量要求。因此,国家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的拍卖则直接影响到国内强麦购销市场的活跃程度,尤其是其较低的拍卖底价备受采购企业青睐,该因素对短期行情的影响也将不容忽视,其也是国家对国内麦市进行微调的重要手段。
因此 ,我们认为看待国家对国内小麦市场的调控政策应辩证的、长短结合的看待,而不能只看到其一,全面的分析国家政策会对强麦行情的分析起到很好指导作用。总体而言,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主线,是国内麦价的主导因素,而微观调控则是根据国内小麦市场的价格进行微调,影响到价格的短期波动,对把握买卖时机指导意义更大。
(三)通货预期的影响
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一场虚拟经济危机波及实体经济的危机至今仍在蔓延,实体经济全面复苏仍需时日,但实体经济的复苏步伐的放缓并未影响到商品市场的高歌猛进,其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上演了一幕攀升行情。期价自年初低点展开上行,不断刷新年内高点,时至今日,其上行节奏依然保持良好。追寻商品市场依然保持强劲运行格局的根源,在于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全球流动性极为充裕。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新增信贷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宽松货币政策的主导下,各大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极为高涨,如此巨量的信贷投放令国内流动性充足,对放大虚拟经济的泡沫所起到的推波助澜作用可想而知。另外,我们还注意到,按照中央政府的计划,2010年中央还有5885亿元投资资金拨付,也将高于今年的拨付水平。与此同时,日前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国内调控政策再次定调为“双宽松”,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将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力,但一个最为简单的逻辑告诉我们,大量的货币投放过后,必然会造成过多的货币去追逐商品,其通胀来临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而农产品因硬性成本的增加,其必将成为通胀的最后推手。就此而言,小麦价格必将受益。
另一个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作为政府而言,其并不愿意看到通胀愈演愈烈,成为经济发展的反推器。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通胀担忧的日益显现,尤其是面粉价格持续上扬将会带动占据CPI指数权重很大的食品价格被动上行。基于此种考虑,国家对小麦价格的调控力度也将会加大,毕竟其将担负起抵抗通胀的部分大任。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通胀预期对小麦价格的影响将会是双刃剑,其一,在其影响下,小麦价格必然上涨;其二,在其担负起抵抗通胀重任而部分通胀的前提下,这种上涨应该是温和的、可控的。但不容否认的是通胀对小麦价格的推波助澜,将为小麦价格向历史高点挺进提供新的动力,其助推作用只是在国家的调控下有所缓和罢了。
(四)对国内外小麦市场关联度的再认识
对于关注强麦期货的投资者而言,其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国内市场的变化,而对国际市场价格则视而不见,其代表则是CBOT小麦期货价格,但随着世界格局一体化的加快,尤其是资金的同源化,我们需要对国内外市场的关联度重新再认识。
就当前的国内小麦市场制度而言,国家对外实行进口小麦配额制度,对内则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期掌控粮源,调控国内市场,但这并不能否认进口小麦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今年,进口小麦数量将明显高于2008年。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累计进口小麦605965吨,而2008年全年仅进口小麦3.187万吨,进口数量的急剧变化其根源就在于国内外价格的悬殊。
虽然小麦进口配额制度的实施缓解了这种冲击,但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这种冲击还是令人担忧的。从笔者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廉价的进口小麦大量流入国内,使得普麦与优麦的价差逐渐缩小,而价差的缩小一方面压抑了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削弱了国内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得我国小麦深加工行业进程受阻。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有国家对进口小麦的低价拍卖以及国家小麦托市政策并未对强筋小麦特殊对待。这样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不仅形成了国内小麦市场和国际小麦市场的分隔,还形成了国内普麦市场和优麦市场的分割,即普麦市场的政策市和优麦市场的市场市。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国内外小麦市场关联度的再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外盘走势对内盘的价格的影响,还应看到在国家政策主导下,进口小麦对国内小麦产业链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
三、行情展望
展望新的年度,我们认为国内小麦连续6年增收的格局为国家调控提供了物质保障。因此,小麦价格在后期不会出现暴涨格局。但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增强,小麦托市收购底价的不断上调将引领市场预期,小麦价格将表现为温和上涨和稳步攀升的态势。另外,在关注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格局以及国家政策调整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分析了通胀预期对小麦价格的影响,其对小麦价格的上涨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将使得小麦价格攀升至历史高点指日可待,而历史最高价并不是此次小麦价格上涨的最终目标,其终极目标将是再创新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