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已成全球第二大商品和第一大农产品期市

成交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尽管只有短短20年的发展历史,但我国期货市场成长之快令全球关注。

    一系列数据可以勾勒出我国期货市场如此备受关注的原因:2007年我国期货市场主要农产品交易量占到整个世界农产品成交量的49%,全球成交量最大的 10个主要农产品期货合约中有6个来自我国期货市场;2008年底,在按照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排名的全球52家交易所中,我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均进入前 20强;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期货市场共有21个品种上市交易,商品期货成交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和第一大农产品期货市场。

    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年历史中,期货市场属于后起的“晚生小辈”,但就是这样一个起步晚、起落大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过度投机”的期货市场,在经历了盲目发展、规范整顿与稳步发展几个阶段后,用短短的2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成长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期货市场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

    追溯期货市场发展历史,198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商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这被认为是我国期货市场酝酿建立的开始。而标志着期货市场诞生的历史时刻,是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正式开业,该批发市场以现货交易起步,逐渐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真正迈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第一步。此后,年轻的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大起大落的盲目发展阶段,与此后长达7年的治理整顿期,自2001年定调“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后,我国期货市场如获“重生”般进入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尤其是最近5年,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随着市场的稳步发展,我国期货市场自2004年开始,上市新品种不断增加,期货市场品种体系逐渐完备,成交量与成交金额迅速增长。从最早的小麦期货合约,至最近几年燃料油、棉花、玉米、白糖以及螺纹钢、早籼稻、PVC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陆续挂牌交易,目前商品期货品种达到21个,国际市场主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除原油外都已在我国上市交易。随着上市品种体系逐渐完备,近几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也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市场成交金额达到41万亿元,是 1993年的73倍,是我国GDP的2倍;2008年,我国期货市场共成交合约14亿手、成交金额72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从今年上半年的统计看,成交量与成交金额双双继续呈高增长态势,成交金额已经达到49.3万亿元,预计全年有望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价格发现功能发挥

    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在于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稳步发展,市场功能逐步发挥,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为企业规避风险与指导生产安排,以及服务“三农”等方面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越来越剧烈,对我国实体经济以及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诸多冲击,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并优化资源配置与指导生产经营。在有色金属行业和大豆行业,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跟踪利用有色金属和油料油脂期货市场的价格,如中粮集团、五矿有色、江西铜业、中国铝业、中油燃料油公司等诸多大型国有企业,以及美的电器、宁波金田铜业等民营企业都已积极参与并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据统计,我国铜加工企业80%以上都参与了期铜交易,如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等采取"上期所月加权平均价"作为合同定价基准。

    我国是农业大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市场的我国期货市场,在服务"三农"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显现。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早籼稻等主要农产品基本都在期货市场上市交易,形成了一系列能够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并通过期货市场强大的信息系统快速传播到全国各地,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一条畅通的信息和物流渠道。目前,在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农产品方面,期货市场已经在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与销售,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稳步发展 前景广阔

    在成交量占全球1/3,并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期货市场同时,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市场所形成的价格正在不断影响国际市场相关产品定价,不过与已经走过上百年历史的全球成熟商品期货市场相比,中国期货市场尽管成绩斐然,但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首先是上市品种方面,尽管目前交易的21个品种已经覆盖农产品、普通金属、贵金属、能源和化工等领域,但从市场广度看,期货品种仍然偏少,尤其是金融期货交易品种缺乏,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目前,全球金融期货已经占全部期货交易量的80%左右,因此在加快上市如原油、汽油、生猪等商品期货品同时,各种指数期货、期权品种的推出也备受期待。其次,我国期货市场仍以散户投资者为主,目前54万户投资者中只有两万左右法人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缺乏,因此大力发展期货机构投资者也刻不容缓。此外,作为多种大宗商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多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但我国期货市场定价权大都还要看国际市场脸色,因此确立重要商品定价权,成为全球定价中心,这本身与中国经济地位相适应,也有助于经济大国逐渐走向经济强国。

    站在新中国成立 60周年的今天,回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期货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期货市场逐步规范,金融衍生品在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下将成为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亮点,同时伴随着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及上市品种的增多,我国期货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夏粮收购启动 预计2025年新季收购量达2000亿斤 部门提出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

5月20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随着小麦陆续开镰收割、油菜籽零星上市,全国夏粮收购工作已准备就绪,即将全面展开。作为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夏粮收购事关农民利益和粮食市场稳定。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到200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约1700亿斤,早籼稻约250亿斤。

2025年05月2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