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我国饲料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牧、水产养殖大国。我国水产养殖业年总产值达几千亿元,因此畜牧水产养殖业及相关加工产业年GDP近3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针对我国饲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通过调查我国饲料资源存量,集成我国常规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替代技术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成果,建立我国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示范的技术体系,提高我国常规和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增加饲料原料供给,以缓解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是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

    高新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短缺提供有力的帮助。利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筛选脱除有毒有害物质,提高NSP和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的单一或复合菌株,建立节能型发酵工艺和装备,生产新型生物饲料。同时根据传质传热原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节能技术(如不同能源形式)、通风技术等,开发高效节能的新饲料资源干燥技术,研制成套装备,攻克各种资源干燥技术的应用难题。我国的发酵工业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微生物发酵及微生物发酵产物对大豆、棉子及菜子饼粕中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明显。对蛋白质大分子降解为小肽等作用显着。能提高蛋白质及NSP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达到节约饲料消耗的目的。通过新型发酵豆粕、棉粕及菜粕等产品开发,不仅能使饼粕中抗营养因子及有毒有害物质进一步降低到一个最低的水平,而且能使饼粕总蛋白分子的肽键降解50%以上,这在开发小肽营养产品和功能性肽产品方面将有很大的潜力。另外应用生物技术如酶工程技术,可开发高蛋白质含量的浓缩蛋白等系列产品如大豆、棉子、菜子浓缩蛋白(CP≥65%),这也将进一步扩大饼粕饲料产品的用途。

    随着我国粮油加工、轻工食品发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加工副产品和发酵副产品,如玉米酒精粕(DDG5)、酒糟、酱渣、醋渣、果渣、味精渣、酵母蛋白等,这些资源的工业化利用,将产生大量的饲料原料,同时也伴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红薯淀粉废渣是红薯分离淀粉后的下脚料,约占鲜薯重量的75%,仅湖南省目前就有上百家红薯淀粉加工企业。马铃薯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经济作物,世界上50%~70%的马铃薯被加工升值,发达国家高达80%。虽然我国目前加工比例不到5%,但北方地区每年有上百万吨的鲜马铃薯渣。我国酱渣、醋渣资源量更大,但由于长期未解决含盐量高等问题,工业利用率低。通过应用新型高效低成本微生物发酵技术及干燥技术,将能对糟渣类饲料资源的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大宗饼粕饲料资源,将进一步完善制油工艺过程中饲用效价的提高技术,比较研究脱皮(壳)热榨、冷榨配套脱毒工艺的技术、经济优势,探讨油子直接浸出法、水酶法、水剂法取油等制油新技术,并同时保护植物蛋白品质。我国除有大宗油料资源大豆、油菜子、花生、棉子、葵花子外,还有很多小品种油料资源。如油茶秆、沙棘、核桃、紫苏、花椒子、红花,亚麻子等。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大宗油料作物(除花生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小品种油料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40995万亩,油茶林面积则达到5400万亩;近20年来,全国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00万亩;核桃栽培面积已达1300万亩以上,产量约30万吨左右;我国红花播种面积每年在45万亩~90万亩,其中新疆是红花的最大产区,种植面积为25万亩~40万亩,产量为全国的80%左右。因此特种油料饼粕开发潜力也很大。我国也是世界上油桐和蓖麻品种最多、分布最广、产量最多的国家。年产桐粕30余万吨,主要产地分布在贵州、四川、广西和湖南,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因此提高特种油料饼粕资源饲用效价也有一定潜力。

    在我国粮食谷物产量徘徊不前的今天,通过基因工程等生物育种技术,高产饲用谷物育种和栽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饲料稻及饲料用高粱比普通杂交水稻、高粱的产量高20%以上,出糙率也高10%以上,作为能量饲料的成本下降10%,具备与玉米竞争的潜力,但这些谷物不宜作为食用。另外优质蛋白玉米(OMP)也在一些营养特性上具有较好的价格竞争力,开发利用高产饲料作物资源具有很大潜力。因此在进一步研究能量饲料中淀粉和NSP特性及生物利用率基础上,有待开发出提高饲料有效能值及利用效率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饲用玉米替代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

    饲料资源发展战略

    积极开发利用我国能量饲料资源

    (1)有效利用我国南方大量的稻谷资源,进一步开发稻谷加工副产品尤其是早籼稻制配合饲料技术,研究开发提高稻谷加工副产品能量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2)大力开发收获玉米加工技术,减少风干成本及高温对玉米营养成分的损失,开发利用其他湿玉米加工新技术,如湿玉米青贮技术等,提高玉米的利用效率。

    (3)大力开发和优化利用我国每年6000万吨以上的糠麸、2000万吨以上的糟渣和近3000万吨的薯类资源,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减少饲料粮的消耗。

    大力提高我国现行蛋白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

    (1)通过制油工艺技术改造提高饼粕饲用效价的产业化技术开发,脱除饼粕有毒有害物质及皮壳杂质,提高其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争取在2010年~2015年能应用到50%左右的制油企业。

    (2)采取经济而又有效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技术,综合利用各种营养调控手段,优化利用各种低质蛋白饲料资源。安全高效利用我国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有效利用高蛋白质含量的食品、轻工下脚料。大力开发利用适用的无鱼粉低豆粕日粮配制技术,减少鱼粉及豆粕等优质蛋白源的进口。

    建立饲料原料生产体系,挖掘耕地潜力

    我国传统的大农业结构是典型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饲料生产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尚未建立起应有的地位。种植业品种单一,布局不合理。基本上是南方产水稻,北方产玉米的格局,农业的第一性产出量低。特别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比较效益低,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骤减,使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加剧。国家尚未制定出合理的饲料作物种植区域规划,饲料用作物品种的培育仅取得初步进展,有待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最大量的能量饲料及蛋白质饲料。

    (1)在我国南方地区应减少早籼稻种植面积,研究推广高产饲料稻种植面积,这样才能较大幅度降低稻谷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应开发其他高产饲料粮的种植面积。

    (2)扩大无毒棉和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提高棉菜子饼粕饲用效价。

    (3)采用高蛋白(氨基酸)、高糖品种,如扩大高赖氨酸、高糖玉米种植,提高单位面积营养物质产量。

    (4)增加高产青绿饲料的种植,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单位面积可利用养分产出量。

    充分利用非耕地增加饲料生产,推广青贮和氨化秸秆饲料

    (1)我国尚有宜垦荒地48亿亩,如能开发250万~300万亩种植饲料。可增加1000万吨饲料用粮。另外,我国还有大量零星非耕地。如荒山、荒滩、水滩地及各种小流域,应鼓励大力开发。

    (2)充分利用水面(2亿亩)发展水生饲料。

    (3)利用田埂种植大豆等饲用作物。

    (4)合理利用我国6亿吨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我国南方大片的草山、草坡,促进我国养牛及养羊业发展

    充分利用国际饲料市场调节国内盈缺

    深入研究近期和中长期饲料粮及饲料资源供需平衡规律,在粮食歉收年份,应利用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利用沿海及长江“黄金水道”廉价水运成本,调控局部地区的饲料粮供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9月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信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林场(所)驻地4G/5G网络通达率达到90%,显著提升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的网络覆盖水平,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