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沉闷难改 国内玉米市场“悲壮”运行

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虽有收储政策的支撑,但成效不大,整体市场沉闷局面并没有改观。产区表现农民卖粮积极性较高,而销区则表现为到货比较集中,整体供应压力较为明显。近日现货价格继续稳中下滑,幅度在10-20元/吨;期货市场仍旧看空,跌幅扩大。玉米市场大有壮士已去难归还的“悲壮”感觉。

    东北地区新玉米价格基本平稳。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贸易商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400元/吨,吉林地区深加工厂长春大成新玉米收购价格1420元/吨,辽宁铁岭地区深加工厂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460元/吨,内蒙古赤峰地区贸易商中等新玉米收购价格1380元/吨左右,水分均为14%。

    黄淮地区新玉米价格稳中有跌。山东青岛地区东北产中等新玉米进厂价1500元/吨左右,下跌20元/吨;嘉祥地区贸易商中等新玉米进厂价1410元/吨左右,下跌10元/吨。河北宁晋地区贸易商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400元/吨,下跌20元/吨;衡水地区粮库中等新玉米收购价1400元/吨,基本持平。河南郑州地区中等新玉米饲料厂进厂价1420元/吨,基本稳定;南阳地区养殖厂中等新玉米进厂价1420元/吨,下跌20元/吨。港口玉米价格继续走弱。目

    前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在下跌后目前企稳,广东玉米价格却仍在走弱,主要原因仍是需求低迷、到货充足,市场人士对后市的悲观态度所致。锦州港口玉米平舱价稳定在 1520元/吨左右,港内干粮收购价也企稳在1470-1480元/吨。大连港中等玉米平舱价1550元/吨,15%水分,容重700,下跌10元/吨。广东港口新玉米成交价再降10元/吨,至1610元/吨,极少量的优质陈玉米价格也降至了1620-1630元/吨。

    南方销区玉米价格弱势稳定。四川成都地区东北产中等新玉米到站价1700元/吨左右,湖南长沙地区新玉米到站价165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山东产二等玉米到站价 1720元/吨,广西南宁地区东北产中等玉米站台价1760元/吨,湖北武汉地区东北产新玉米到站价1680元/吨,河南产中等新玉米到货价1660元 /吨。玉米期货市场依旧看空跌幅扩大。上

    大连玉米价格奠定了下跌的基调,除去周三、周四短暂企稳外,每日的下跌幅度都较大。主力 905合约跌破1600元/吨关键价位之后,连续6日收阴,周五更是跟随连豆跌停走势大幅下挫,一举突破1500整数位置,盘中一度逼近跌停价位,截至收盘主力905合约价格较前一周大幅下跌92元至1464元/吨。从当前的国内玉米市场基本面来看,除去国家增加收储的一项因素可能会支撑价格之外,市场利多的因素非常缺乏。近期的市场运行也基本说明,在目前国内玉米需求弱化、出口缺乏竞争优势的前提下,仅靠单一的政府政策支持是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玉米市场的弱势行情格局,市场价格上涨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是国家受处理好政策市场已基本消化。上个月国家为保护粮食价格,开始以最低保护价格对玉米展开收购。从表面上看似乎对价格形成利好,但具体来分析我们可发现,目前很多地区第一次收储的玉米还没有完成,对于玉米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成交量也并不是太大。而目前展开第二轮收储对于价格的提振会也非常有限,收储政策已早就被市场所了解,该预期也大部分被消化。

    二是购销不旺多数收购商仍在观望。近日有关机构对黑龙江省部分玉米主产区调查发现,今年玉米的销售进度较慢,市场购销不旺,玉米收购商多在观望,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卖粮难苗头。调查中一些国有粮库负责人反映,部分国有粮库至今仍未开秤收粮,一方面是受南方玉米销区不景气影响,粮库没有客户。另一方面,除了中央储备粮收储库点外,部分国有粮库的收粮贷款仍未到位,因此粮库也无法开秤收粮。农发行认为,根据有关政策,国有粮库上年收购的粮食未销售完,今年不予发放贷款。国有粮库从事除国家政策性储备以外的经营业务,应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确保贷款无风险。

    三是短期希望饲料需求增加仍不现实。有关机构调查显示,11月份我国饲料总产量呈下降态势,总体环比下降7.59%。生猪料环比下降1.84%、蛋禽料环比下降8.22%、水产料环比下降 43.67%。市场人士认为,由于09年的春节是1月下旬,因此08年12月下旬和09年1月上旬是畜禽出栏相对集中的时间,这对12月份的饲料消费将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其在时间上的布局类似于11月份—上旬低迷、中旬走强、下旬萎缩。对部分尚未完成08年度饲料销售任务的企业而言,也许年终“冲量”会给市场压力减轻些许负担,但对12月份的饲料需求抱太大的希望还是显得不太现实,饲料生产与需求总体上感到渺茫。四是深加工企业需求减少难以拉动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淀粉、酒精出口受阻,国内玉米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减少。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调查报告,全国大部分大中型淀粉企业都在限产或停产。其中,吉林省淀粉企业开工率略高,黑龙江省开工率40%左右,辽宁省仅20%—30%,河北省不到40%,山东省不到50%。中小型淀粉和淀粉糖企业普遍停产。有关业内人士预计,玉米需求恢复仍然需时间,且在市场供应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即使需求有所恢复也不会在供应上出现断档,而市场的启动又是一个温和长期的过程,至少要到黄淮新粮消耗到一定程度,按历年时间周期来看,估计要到2009年4—5月份左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9月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信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林场(所)驻地4G/5G网络通达率达到90%,显著提升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的网络覆盖水平,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