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农合”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 人均筹资96.3元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牧民米贵亮患了鼻咽癌,在市医院做手术花了6万多元,全家债台高筑。幸运的是,他年初交了10元钱,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果,医药费报销了2万元,同时又得到大病困难补助2.5万元。一提起这事,老米就感慨不已:“这真是天上掉馅饼,如果没有新农合,我们全家早就被拖垮了。”

  在广大农村地区,米贵亮的故事并不算新鲜。自2003年开始试点以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有2729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覆盖了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农民8.15亿,参合率91.5%,实现了农村地区全覆盖。

  农民因病致贫有所缓解

  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重点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民因患大病而出现的贫困问题。因此,新农合制度被称为“农民健康的保护伞”。

  新农合对农民健康的保障作用明显。2003年,全国筹集新农合基金只有40亿元。此后,新农合基金总量逐年增加,到2008年,当年筹集新农合基金已经达到78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247亿元,占筹资总额的31%,全国人均筹资达到96.3元。从2003年到2008年,全国累计有15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共补偿资金1253亿元,其中,住院补偿1.1亿人次,有11.9亿人次享受到门诊医疗补偿,对2亿人进行了健康体检。新农合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农民“小病拖、大病挨”的情况有所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缓解。

  为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各地不断探索和创新新农合补偿模式和住院补偿办法。吉林省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即时结算报销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当天出院,当天报销”的即时结算试点,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参合农民。

  贫困人口可获医疗救助

  不久前,四川省邻水县丰禾镇复兴村村民杨碧英患上骨髓瘤,治病花了2万多元,家庭陷入困境。为此,新农合给她报销了1万多元,余下1万余元由医疗救助基金解决。杨碧英说:“这笔钱相当于全家人两年的收入,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就医问题,在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同时,各地同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通过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农合,并对新农合补偿后个人医药费用仍难以承担的贫困农民,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困难农民无力参合和无力支付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各级卫生部门同民政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一站式”服务的做法,既方便了参合农民,又使两项制度得到了有效衔接。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使贫困人口看病就医问题得到改善。截至2007年底,全国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都已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21.2亿元,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9.8亿元,提高了医疗保障的水平。

  确保人均筹资达到100元

  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当前,新农合面临着很多新挑战。例如:筹资水平还不高,与城镇差距明显,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尚未建立起稳定、长效的筹资机制;监管任务艰巨,管理能力薄弱;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司长徐科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新农合制度建设有五大重点: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筹资标准。2009年要确保全国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00元,力争到2010年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50元,建立起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逐步提高的新农合筹资机制。

  二是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推动各地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的建立健全,完善管理经办体系,加强建设和管理。

  三是全面规范新农合的管理和运行,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探索方便、快捷的农民个人缴费方式。

  四是大力加强新农合的监督管理。

  五是将新农合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新农合的发展方向,以法律形式把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定下来,为新农合制度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9月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信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林场(所)驻地4G/5G网络通达率达到90%,显著提升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的网络覆盖水平,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