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4日,在河北省廊坊市举行的中国农业标准化•食品安全发展论坛三北地区峰会上,中国北方13个省区市的标准化机构共同签署了《农业标准化与食品安全发展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求整合13个省区市资源,促使中国农业标准化迈上新台阶。
与会专家认为,标准既是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手段,又是防止不安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有效技术防线。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其技术优势广泛设置贸易壁垒,阻挡中国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又利用中国农业标准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向中国大量出口农产品。因此,中国必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不断提升在国际标准制订中的话语权。惟有如此,方能把握国际贸易规则,充分运用标准的促进和调节作用,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秘书长齐璇介绍,目前中国农业标准化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包括标准系统建设滞后,农户标准意识薄弱,组织化程度不高制约标准化推进,标准的可操作性不强,标准检测较为混乱,标准化信息体系不健全等。
农业标准化与食品安全发展联盟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继续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专项计划,优先制定满足行政执法、保障消费安全、促进公平贸易和发展优势农产品所需要的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各地农业部门重点制订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名特优新产品的地方标准,同时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认证,继续开展饲料、农机、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认证,扶持一批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及市场拓展能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论坛由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发起,国际食品安全促进会和河北、吉林、辽宁、陕西、黑龙江等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主办。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