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科学发展使交通闭塞的延安老区农民"路"越走越宽


  新华社西安11月7日电:科学发展使交通闭塞、广种薄收的延安老区农民的“路”越走越宽。如今的延安农村,农民出行的道路越来越顺畅,农民增收的门路越来越多样,农民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宽广。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境内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1998年以前,全市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高达2.85亿吨,占陕西输入黄泥沙总量的三分之一。落后的交通、闭塞的环境、广种薄收的单一粮食生产方式和漫山放养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使延安老区农民长期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发展怪圈。延安一度是我国最为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延安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通过加大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苹果、高原蔬菜、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社会进步。

  据延安市委宣传部介绍,到2006年,全市累计退耕还林865万亩,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全市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面积突破199.3万亩,年产值20.14亿元;以高原绿色蔬菜为主的棚栽业面积达到23.9万亩,年产值5.63亿元。以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年接待旅客564万人次,综合收入25亿元。在一些果业专业县,许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

  延安市所辖的洛川县曾是一个以种粮为主的农业县。这个县上山河村农民张周林告诉记者,过去开荒种粮亩产只有100多公斤,劳动强度大,田里收成少。自从地里栽上苹果,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转,周围的生态一天天改善。张周林家3口人种植4亩苹果,今年卖苹果的收入达到3.5万元。

  安塞县蔬菜专业村侯沟门村农民杨丰岐说,全村1200多人,建有各类蔬菜日光温室大棚有405座。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60元。农民有了致富产业,彻底告别“春种一升、秋收半斗”的落后粮食生产方式。全村5100亩坡地、梯田,全部种上树、栽上草,过去光秃秃的群山开始变绿。

  延安的交通也大大改善。现在,延安每天都有发往西安、北京的航班,行程只需一个多小时。延安还开通了到西安、上海、北京的特快列车,开通了横贯全境的高速公路,从延安到西安只需3个多小时。延安农村也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

  农民出行的路越来越宽,农民交往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延安一些果区,原本信息闭塞的农民,敢与和世界顶尖级的园艺专家面对面沟通。他们还走出国门,到日本、美国等地学习果园管理技术,到欧洲、非洲等地开拓销售市场。延安农民生产的果品,已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延安市统计局介绍,2001年至2006年,延安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83元增长至24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4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如今的延安,裸露荒芜的山川大地基色由黄变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收入普遍提高,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重大转变;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