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进口大豆集中到货对国内市场影响几何?


  进口大豆大量到货,各油厂将承受较大压力

  自2月份开始,我国进口大豆到货逐月在大幅增加,2007年1--3月国内共进口大豆572万吨,同比增长5.7%,4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达到 279.498万吨,总船量高达48船,而且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还要提高,将可能达到510万吨之多。截止目前,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库存合计约292万吨,各地分销价格呈稳中有落的态势,局部地区下调20-30元/吨,港口分销价格在3000-3030元/吨,各港口量增价跌之势,已经让众油厂倍感压力。从国外情况来看,今年美国大豆结转库存又处在历史最高水平6.15亿蒲式耳,5月份中美两国将在CBOT签订15份采购协议,计划采购3亿蒲式耳(约816 万吨)美国大豆。而且南美当前收获的大豆产量庞大,对美国大豆出口构成激烈竞争,这也在近期导致大豆价格持续下跌,7月大豆创下了1月12日以来的低点。目前南美巴西大豆收获基本完成,但阿根廷大豆收获仅完成50%,南美大豆供应将来还要达到季节性的高峰。因此,预期近月我国进口大豆还将大量到货,国内市场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并必将影响整体行情走势。

  大量进口大豆压境,将压制东北主产区大豆收购价格

  近来,我国东北主产区大豆市场一直保持疲软态势,购销较为清淡,截止目前,哈尔滨地区大豆收购价2840元/吨,齐齐哈尔地区2720-2740元/吨,牡丹江地区2740元/吨,集贤地区大豆入厂价在2760-2770元/吨,基本稳定。由于东北主产区大豆价格已经与内地地区发生倒挂,大豆外运受到了较大地限制。而当地油厂前期收购比较积极,大豆库存较多,豆粕、豆油的滞销,则使多数油厂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此以来,沿海港口进口大豆到货量不断增加,将加剧大豆、豆粕、豆油等产品与东北主产区价格倒挂的形势,各油厂营销环境进一步恶化,入市相当谨慎。尽管目前东北主产区大豆所剩数量已经不多,而且农户手中大豆已经销售完毕,中间商惜售心理浓郁,但在进口大豆“大兵压境”的大环境下,主产区大豆收购价格提价将受到明显压制,最多仅可能出现缓慢上涨之势。

  庞大的大豆库存压力,将加速豆油调整行情

  从近来国内豆油价格飚升情况来看,其动力主要来自外盘的炒作,而并非受供需关系的支持,注定此波上涨行情难以保持长久。自4月下旬开始,国内豆油即出现回调之势,进入5月份之后,其价格虽然又有温和反弹,但明显乏力。4月份,国内豆油价格连续大涨,并创2001年来历史同期新高,豆油价格在消费淡季以及美国大豆库存和南美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出现大涨行情,将使供需矛盾尖锐化,行情将面临“暴涨”之后“暴涨”风险。随着美国大豆种植结束,外盘市场炒作也将由种植面积向“天气市”过渡,今后外盘走势也将步入调整。夏季到来,大量棕榈油正在向豆油市场渗透,目前其已经占据豆油市场近50%的份额,而且还将加速压缩豆油市场。而迫于庞大的进口大豆库存压力,油厂也不得不增加开机负荷,豆油产量增加则会加剧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在难有外力相挺的情况下,今后国内豆油价格加速回调几成定局。

  面对较大的大豆到货压力,豆粕价格反弹乏力

  近月来,国内养殖业恢复依然缓慢,广东、安徽、湖南、山东、辽宁、吉林等多个中国省份先后发生猪只「高热病」疫情,又名「生猪蓝耳病」,超过2000万头生猪死亡。广西8个县区近日亦爆发疫情,其中岑溪市发现病猪4875头,死亡287头。而饲料及原料价格高涨,也使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挫。即便不出意外,今年6月份之前国内仔猪数量也明显难以恢复,将直接影响近期国内豆粕实际需求量的增长。目前,由于面临亏损压力,各油厂纷纷欲提价挽回局面,但在外盘处于调整阶段的情况下,很难得到外力支持。而近期正处于南美大豆集中上市期,进口大豆到货量比较集中,第二季度进口大豆到货数量将超过700万吨之多,各油厂所承压力依然比较大,相应地及时出货、落袋为安心理依然占据上峰,将打压豆粕反弹空间。

  压力缓解之后,国内市场行情将日趋走强

  后期随着进口大豆到货压力缓解之后,大豆市场的利多效应将逐渐显现。上周五,大豆期货各合约跳空高开7-9美分,收盘上涨13美分到17美分不等;其中5 月大豆收高17美分,报750美分/蒲式耳;7月大豆合约收高15.5美分,报761.75美分/蒲式耳;9月大豆收高16美分,报776美分。11月大豆收高15.25美分,报790.75美分/蒲式耳。其主要动力来自美国农业部最新月度报告利多支持。报告指出,由于美国新豆面积大幅下降,预计美国 2007-08年度新大豆结转库存为3.2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3.37亿蒲式耳平均值,新年度大豆库存预估较当前年度削减了近50%,一旦美新豆产量出现问题,可供量预估的3亿蒲库存水平调整的空间将很小,所以美国大豆当前年度的供应充足形势有望在下年度转变为紧张。后期CBOT市场将全面步入“天气市”炒作,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再次影响市场,加剧市场预期减产的压力。另外,今年美国生物燃油需求坚挺,将有更多的豆油用于原料油的生产,并成为市场新的利多支持点。可见,后期外盘市场还有重整旗鼓,步入升势的趋势,后期到货进口大豆不仅数量要减少,成本也将相应提高,必将再次拉高对国产大豆的整体价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9月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信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林场(所)驻地4G/5G网络通达率达到90%,显著提升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的网络覆盖水平,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