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东北玉米“四高”对市场的影响


  在春节期间,虽然国际农产品市场大幅上涨,但国内农产品节后的响应并不是十分热烈,尤其是前期被热炒的农产品的领涨品种--玉米更是相当疲弱。春节过后,国内玉米市场将面临气温升高,潮气加大,储存成本大大提高,消费低迷等等使玉米价格走低众多的因素侵扰,而在众多利空的促使下,玉米市场价格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仍将缓慢走低,由于国内玉米市场的涨势从酝酿到趋势形成,酝酿的较为成熟,所以即便市场“四高”现象出现,急跌的可能不大。具体分析如下:

  深加工企业收购高潮已退,价格短期不具上涨条件

  目前,东北玉米现货购销受节日的影响交易清淡,农户们继续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玉米深加工的第一个收购高潮已经过去,而南方客商的采购还没有大规模展开。今年东北地区在整个冬季保持着高温和少雨雪的天气,但春节期间雨雪天气却多了起来。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农民存储这些湿漉漉玉米的难度开始逐渐加大。前期玉米深加工企业与玉米出口商收购“火拼”,导致玉米收储量比往年大增。以长春大成公司为例,截至春节前,大约共收购了60万- 70万吨玉米,这几乎是目前大成公司所有的库容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其半年的需求量。其他一些主要的东北深加工企业诸如公主岭黄龙、松源赛力事达、吉安生化酒精和吉林燃料乙醇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一方面是农民要急于抛售,另一方面深加工企业基本停止收购,估计在未来半个月或一个月内,东北地区的现货收购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港口情况也与节前差不多,南北港口之间价格的相对倒挂局面仍没有太大改观。

  南北玉米价格倒挂,北方港口库存有增无减

  目前,业内人士把东北玉米市场的情况形容为“四高”,那就是水分高、气温高、库存高、价格高。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四高”局面呢?深层的原因恐怕还要追溯到整个玉米的基本供需面。从去年9月开始,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中国玉米的出口优势凸现。出口贸易商介入东北收购市场,是引发东北地区玉米收购大战最直接的导火索。收购竞争的结果是东北玉米价格高企,同时各收购主体库存大增。国内玉米供应目前仍维系从北到南的物流格局,但南北价格倒挂使得贸易商收购的玉米迟迟不能出关离港,这是目前北方港口玉米库存有增无减的主要原因。如今,气温在逐渐升高,无论是农民还是收储企业,保管高水分玉米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在南北价格没有达成顺差之前,东北地区将面临集中供应的压力。

  期价面临回调压力,现货市场缺乏指引

  与节前相比,CBOT的玉米合约共上涨了10-20美分/蒲式耳,但反观国内玉米期货市场,活跃的9月份玉米合约仅仅上涨了10元/吨左右,而705合约竟比节前的价格还要低,大有跌破节前低点之势。可见,虽然国际市场强烈上涨,但国内期货价格依然蹒跚,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将面临回调,但导致回调的原因不尽是现货市场的低迷表现。周二,失望的情绪开始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蔓延,这导致农产品市场几乎全线下跌。过去几年的玉米生产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但强烈需求压倒了玉米的供应。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者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徘徊,这也是引发玉米期货市场爆发多空大战的主要原因。是相信过去还是相信未来,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这一纷争可能会因3月份美国农业部的种植意向的展望报告而化解。在这紧要的关口,无论是重仓持有玉米多头的国际基金还是普通投资者都要作出选择,表现在盘口上,就是持仓量的削减,交易兴趣的衰减将导致期货价格开始回调。

  农民售粮周期发现变化,价格下跌幅度受到抑制

  虽然,目前部分农民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粮食,但这些仍持有存粮的农民显然已经经受住了春节之际的卖粮压力,他们选定的是常年卖粮的路线。能够向外地提供粮源的贸易商目前开始了与玉米南方客户的博弈,如果南北价格不顺过来,他们只有继续选择待价而沽,所以说后期即使玉米收购价格会回落,但幅度注定不会很大。

  综合分析,东北玉米市场的“四高”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价格高”会延迟玉米出关的进程,“水分高、气温高”可能导致后期的霉变多发,深加工企业的“库存高”意味着更多的玉米被锁定在产区,后期可供外调的粮源不足。虽然预期后市国内玉米价格会小幅回调,但不会破坏中长期整体的牛市格局,待“四高”现象逐见消退,国内玉米市场行情仍将重振雄风。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工信部与林草局联合推进“宽带林草”建设: 到2027年全国林区网络覆盖率将达90%

9月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信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实现全国林场(所)驻地4G/5G网络通达率达到90%,显著提升人口聚居区、重点防火瞭望塔等关键点位的网络覆盖水平,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核心区域基本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穿越林区和草原

2025年09月05日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