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豆产业:立足自给还是有所不为


  大豆产业:立足自给还是有所不为

  近年来,业界关于我国大豆产业是应该“立足自给”还是“有所不为”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业内人士表示,在上述问题尚未明确之前,我国首先要做的应是“跳出大豆看大豆”,适当控制和规范进口,加强大豆科研,关注没有替代作物地区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我国历来对大豆产业非常重视,2001年,国务院将大豆产业确定为国家在食物与营养领域的三个重点产业之一;2002年,农业部开展了 “大豆振兴计划”。但近几年来,大豆产业不但没有振兴,反而在萎缩。对此,业内专家存在不同的观点:我国大豆产业是应该“立足自给”还是“有所不为”?

  “振兴计划”缘何“振而不兴”

  专家认为,我国大豆产业“振而不兴”首先在于玉米、小麦对大豆的替代。由于种植比较利益的变化,各地大幅度压缩低产大豆,种植高产的小麦和玉米,其中东北大豆主产区玉米种植对大豆的冲击最大。

  国产大豆竞争力不强。与美洲大豆采取转基因技术、大农场集约化生产相比,我国缺乏高油优质专用大豆品种,栽培技术体系不健全,与大豆育种栽培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储备不足。

  “振兴计划”本身有缺陷。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部总监王伟筠说,“大豆振兴计划”是农业部——家的计划,偏重生产环节,对市场涉及较少,没有配套政策。政策规定对种植高油大豆给予良种补贴,但高油大豆“优质不优价”,优惠政策打了“折扣”。

  “立足自给”还是“有所不为”

  针对当前大豆产:业的一些问题,业内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盖钧镒最近撰文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战略。在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吉林,不少人也提出了扶持大豆产业的强力措施,如参照水稻、小麦出台最低收败价政策等。

  粮食问题专家、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则认为,当前大豆种植的减少,其实也是农民按照国家大力发展门粮作物水稻、小麦约要求调整结构的结果,当前扶持大豆产业应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在我同的粮食安全形势中,最为敏感、重要的还是水稻和小麦等口粮作物,如果能够通过进口大豆弥补国内需求,国内再腾出土地来种植其他粮食作物,大豆的“不为”也是对整个粮食安全的“有为”。他:说,对于目前大豆产业的颓势,要重视,但不要强力干预;要采取措施,但应适度适量,注意角度。千万别因重视大豆而影响了国家所要确保的口粮消费品种的种植,“按卜葫芦浮起瓢”。因此,采取的措施应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上述问题尚未明确之前,以下几个问题应加强重视。

  首先,要适当控制和规划进口。进口过多、过猛重创了我国种植业,影响了农民增收乃至大豆主产区的社会稳定。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说,可以考虑在合适的时候启动反倾销,反垄断程序,对大豆进口过量、外资过量进入大豆加工业等进行立案。

  其次,要着力加强大豆科研。盖钧镒说,要通过“组织大豆科研国家队,实施中国大豆超级种培育赶超项目”来较大幅度地提高大豆单产。

  第三,要关注没有替代作物地区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多数产豆地区可能种植玉米、小麦,甚至水稻,这些地方由于种大豆效益低,可以调整种植结构,如在黑河、大兴安岭等黑龙江北部地区,因气温影响没有替代咋物,40万豆农面临生存危机。黑龙江省农委有关人士说,国家应在这类地区给子重点扶持,或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或加强这些地区种植结构的研究。

  第四,要“跳出人豆看大豆”。透过大豆现象研究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的路径,探讨我国农产品在全面放开后应对国外竞争的办法。王伟筠说,外国大豆进入中国的方式是,资本先行,携强大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业,控制加工业后,再从国外进门农产品。外国农产产品这种进入路径,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提出推动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公布。《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加快种业自主创新突破等多项重点任务,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2025年04月09日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再生稻产业发展迎来明确方向 行业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以下简称《导引》),为再生稻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导引》提出,将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

2025年03月15日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市场成交活跃 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

11月5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成交活跃,价格涨跌互现,出口和进口均量增额减,贸易逆差同比收窄,全国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为“菜篮子”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11月06日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在会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2024年10月26日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生猪价格稳步上行 8月多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销量及收入实现环比增长

近日,A股市场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8月份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延续了7月份的增长态势,实现环比增长。

2024年09月11日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2024年上半年四川农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49.9% 其中柠檬额出口同比增长125.4%

根据成都海关消息数据显示,在2024年上半年四川实现农产品进出口128.8亿元,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三。其中,进口87亿元,增长62.7%;出口41.8亿元,增长28.9%。2024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均保持增长态势。

2024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