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尚未达到“拐点”。这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2月16日发布的《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中给出的结论。
该报告指出,尽管从2012年开始,广东以“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成效明显,但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三个维度观察,广东产业发展仍未实现由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型升级,因此并未达到所谓的“拐点”。
从具体指标来看,在研发投入、产业结构高端化、创新效益等方面,广东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并存在粤东西北转型升级相对较为滞后的短板。
报告课题组组长、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东未来需在产业发展的动力转化、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动形成耦合动力机制,而关键在于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轮技术进步创造的红利。
技术创新助推广东转型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广东告别改革开放前30年的粗放增长,开始谋变。2012年以来,广东以“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上述报告指出,广东2012-2015年期间,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随着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和人才投入上升,广东逐步从投资主导、要素驱动向知识主导、创新驱动转变,其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广东此轮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
近年广东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增长状态,2015年上半年80.1%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刷新了该省20年来的纪录。
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16%,2012年提升0.98个百分点。向晓梅分析,这表明广东的企业逐步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主型转变,并且企业逐步成为广东产业发展创新投入的主要力量。
此外,广东正从工业主导转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增长9.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8和4.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8.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向晓梅认为,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线服务业成为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均衡调整的重要力量。私营企业投资占比亦有所提升,表明民间投资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要动能。
广东生产效率、生态效益和创新效益等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如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2012年的10.14万元升至2015年的12.65万元,年均增速达7.65%。
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创新驱动启动于2013年,2015年真正系统性地全面推开,2016年实质推进。2016年一个工作重心就是从简单创新转向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也就是更追求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未来,广东仍将突出科技和产业结合,更进一步聚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这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速和增效。
研发投入落后京沪
尽管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显著,但仍未越过“拐点”。
向晓梅认为,“拐点”特征包括基本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低碳发展的模式,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整体改善。从这一角度来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正不断接近“拐点”,但未及“拐点”。
在动力转换方面,广东的研发投入、人才投入、金融支持水平与国际发达经济体存在一定差距。其中,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经济体国家均值的76.07%。此外,从国内省份的对比来看,广东的研发投入虽然高于天津和浙江,但是仅有北京的77.38%、上海的75.76%,还有差距。
报告也认为,创新投入偏低,制约了广东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不过,从趋势上来看,广东科研投入的力度近年开始加大,与国内外差距逐渐缩小。
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鸿宇认为,近年来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中,新动能明显加速聚集和培育。但现阶段的尴尬在于,新动能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旧动能衰退速度,也无法抵消旧动能衰退的影响,所谓的“拐点”未到,也就是指这样青黄不接。
此外,结构优化方面,广东制造业结构、服务业结构、投资结构水平仍不够高。具体来看,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略高于江苏和浙江,但明显低于北京和上海。此外,私营企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方面,与民营经济发达的江苏差距较大。
报告认为,广东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研发、设计、物流、品牌营销和商务等行业增加值占整体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仍需加快。
在提质增效方面,广东与国内外的差距更是不容忽视。从创新效益上看,广东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与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相比差距巨大,表明广东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能力有待改善。
报告还显示,珠三角外的粤东西北,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或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这也意味着,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仍面临着区域不平衡的挑战。
分析人士也指出,“十三五”期间,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将迈入第四阶段——创新驱动发展的攻坚期,未来仍将面临着严峻的产业发展挑战,更需全面剖析问题,精准突破。
向晓梅说,未来广东应继续在加快动力转换、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形成“动力-结构-效益”耦合动力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量变到质变、从局部到整体转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