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这一领域推出高级别指引性文件。中国担任轮值主席的G20杭州峰会将于明天举行,这次峰会上有两个与金融相关的主题,即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其中匹配普惠金融的议题是包容性增长。
中国担任轮值主席的G20杭州峰会将于明天举行,这次峰会上有两个与金融相关的主题,即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其中匹配普惠金融的议题是包容性增长。
事实上,普惠金融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每一届G20峰会都会突出强调,但本届峰会中则首度加上“数字”二字,由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包括8项原则、66条行动建议已于此前发布的G20公报中获得通过。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这一领域推出的高级别指引性文件。
数字普惠金融被推至如此高层级的战略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概念本身对于全球市场的重要性。在既有的全球金融格局下,金融似乎只与一部分人相关,从调查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有20亿人没有银行账户,成人中只有10%拥有信用卡,有贷款需求的人中只有21%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在中国,72%的人缺乏基本的金融常识,而这也正是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这同时也表明,在市场自行发展的过程中,这一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广泛和深入的布局。数字普惠金融,这一听起来略显学术气的用语,事实上它所对应的具体内容,就是在中国市场上讨论很多的“互联网+普惠金融”,基本的逻辑就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以外,让金融全面触及所有的阶层和角落,并且让人人都能负担得起。最近几年来,这个领域发生的变化几乎扰动了中国既有的金融市场生态。
加上“数字”二字,则是为了凸显技术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实现普惠金融的这些宏大目标,主要就是通过技术驱动,如数字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触及更广泛和细微的金融需求。正是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普惠金融才成为可能,很多人因此将当前称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黄金时代。
G20将这一概念提升至全球战略重要性的地位,是对技术和市场本身发生的变化的呼应,反过来也是通过将其系统化和原则化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从《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具体内容来看,核心就是从环境到监管到基础设施等全方位角度,建立一整套原则框架,系统性地推动其继续发展。
去年以来中国收紧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一度让市场不确定这一领域将何去何从。此次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主导制定这一原则,同时确定了适度监管、赋能监管的监管原则,也是向市场释放出这样的信号:将有力地支持互联网技术驱动的金融发展。
不过,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政府支持态度和措施,也并不能作为引导一个市场发展最主要的力量,数字普惠金融如果要长足地发展下去,成为金融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必须依靠技术和市场自身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势必要寻求一种明确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不是长期依赖财政补贴和行政命令。而这一点,正是万千企业目前面对的最核心的课题。
参考《2016-2022年中国金融外包市场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