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ww.chinabaogao.com)讯:
自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实现坏账剥离、国家注资、股份制改造以及上市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比例总体保持“双降”,但其间也曾出现三个“微增”期。一是在2004年由于宏观调控,出现了第一个不良微增期,但同期不良贷款的剥离因素掩饰了新增不良。二是2008年末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但政府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很快逆转了这一趋势。三是2011年4季度至今,伴随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小幅反弹。2012年4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929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14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50亿元。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外资银行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3-2017)》中提到,银行业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周期有较强反向相关性:在经济上升期,信贷资产质量通常表现较好,这不仅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稀释效应,更因为企业效益良好所产生的较好还款能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欠佳,不仅呆坏账会增加,而且贷款的逾期情况会比较严重。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也会由此进一步凸现出来。经验表明,中国GDP下降每一个点,会导致银行业不良率提升0.35%~0.5%,当经济增速低于6%时,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上升。目前,中国疲弱的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状况,已使得银行资产质量面临的压力明显增大。如果经济增速继续下行,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不断侵蚀其偿债能力,就会造成不良贷款继续上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