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讯:
随着5月份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中国经济的疲弱表现引发了外界的普遍担忧,一些外资投行和机构纷纷下调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对此,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根本性改变,虽然经济增速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确实下了一个台阶,但这是中国主动调结构和降速度的结果,中国经济未来不会出现外界担心的“跌倒”或“失速”的情况。
增速放缓仍属正常范围
继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再次下滑之后,四五月份的经济数据也表现疲弱,尤其是工业增速的下降使得外界对中国经济出现“失速”风险的担忧在加大。包括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澳新银行等多家外资投行再次下调了中国经济年内的增长预期,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的放缓速度较预期更快。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当前的经济增速是合适的,不能再用过去两位数增速的心态来看现在。他认为,支撑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两位数高增长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现在7%到8%的速度增长,能够实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番的发展目标,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就业问题,而且更有利于结构调整。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5%左右,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到7.7%,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总体还是不错的。他表示,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在8%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显著高于8%,我们的资源及通胀水平等会绷得较紧,而如果比8%低很多,就又会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保持中速增长潜力大
专家认为,中国应该告别对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的迷恋,通过经济改革和结构转型,使中国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将是中国经济未来长期走势。而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有利因素仍然很多,可挖掘的潜力也很大。
牛犁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都进入了调整阶段。我国在人口红利减少以及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减弱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进入中速增长的阶段,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也表示,本届政府主动放缓了经济增速,提高了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不将GDP的增长速度放在首位,而是更加看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来换取未来更长久、更持续的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也认为,中国现在拥有包括消费、第三产业、资本、土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的潜力都还很大,只要通过改革把这些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就足以支持中国经济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政策调控有充足空间
事实上,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政府的后续改革和调控仍然有足够的空间,这些政策的陆续推出将保证中国经济增速不会滑出底线。
牛犁认为,当前财政、金融和货币政策保持了比较宽松的态势,国家积极推进税费减免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保障和改善民生。另外,新一届政府启动了行政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必将进一步激活微观经济的主体活力,有助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态势。
怎样才能保持经济增速的回升?在郑新立看来,从长远看要通过改革释放各方面增长潜力;而从近期来看,则应该把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地位,把打造经济的升级版作为稳增长的主要举措:包括激活民间投资、增长住房供给、调整消费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全面推行“营改增”改革、有序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是非常明确的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立群认为,实现这个任务首先要增强体制机制的竞争性。应对市场条件、成本条件的深刻变化,我们要选择适当的企业、适当的产业,这不能由政府主导,必须市场主导,要发挥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作用。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