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车市长期依然向好

2008年,原材料价格高企、自然灾害不期而遇、人民币不断升值、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等等接踵而来……使中国汽车产业面临重重困难。目前,乘用车销量已连续出现5个月环比负增长,8月汽车销售资料出炉,乘用车销量更是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在加入WTO后的6年多时间里,中国汽车行业一直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以GDP近两倍的发展速度发展着。据统计,2007年,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22%,利润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大大高于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市场增长率。现在的问题是:在太多变数的作用下,今年国内汽车产业能否继续高速发展、车市将向何处去?中国汽车的发展现状从侧面分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说明什么?当然要有高利润率,才可以高速发展。但没有一家汽车厂家声称自己利润丰厚,国内汽车的利润率一直是所有汽车厂商们“讳莫如深”的最大秘密。那么,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奥妙?

首先,合资企业的国产化率大大提高。合资企业新投产车型的国产化率大幅度提高,最高可达80%以上。同时,超过90%的合资企业新上市的车型起步国产化率超过40%。到2007年年末,合资企业的平均国产化率达到了75%左右。

其次,整车行业利润增长迅速。2007年,全年销量达到870万辆。在这一销售数字背后,整车行业利润增长幅度超过了60%,创2003年以来利润增速的最高水平。这60%的行业利润增长中,轿车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到2007年末,乘用车在汽车销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1%,其中轿车的整体比重已经由2000年不到20%增长到53%。这使得行业效益的改善,从结构上获得支撑。此外,国内汽车业的平均个人工资成本仅仅是国外的几分之一、甚至于几十分之一,这无疑增加了国内汽车的利润率。

再次,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汽车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SUV、MPV和交叉型的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相应的改变,这几种立足于个人与家庭集体外出的车型销量得到释放。多种因素限制了今年的“高增长”2008年,对汽车界来说,可谓“多灾多难”。尤其是自主品牌,一直以来产品局限在低端领域,利润率低,企业利润积累有限。加之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技术研发投入,使企业占用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靠银行贷款实现的。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持续的加息无疑将加重企业利息负担,增加财务费用支出,进一步使利润缩水。另外随着人民币小步快走升值趋势的延续,自主品牌整车出口的低价优势正逐步减弱。

从宏观经济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今年国家要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肯定会对公款购车、贷款购车以及经销商的资金运转等产生一定的抑制影响,对于依赖大量资金投入的汽车企业,会遇到现金流支撑问题。

受此影响,会使汽车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资本灵活性下降。还有汽车企业的上游零部件企业和下游经销商,在经营上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他们的生存状况反过来又会影响汽车企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通胀压力增加、国际油价大幅上升、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汽车消费动力减弱和消费成本的相对增加,尤其是油价的不断攀升和燃油税实施的潜在可能性,将导致用车成本的大幅增加。

尤其是今年股市的大幅下挫,对大部分资金回流形成影响,对汽车消费是较为不利的因素;08年整体奥运经济对北京及周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相对影响和转移消费热点。欧IV排放标准的实施,对部分利润微薄的车型也将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四川5.12大地震之后,地震引发的是经济上“多米诺骨牌效应”,以成都为代表的西南市场有可能缩水。由于地震,国家财政实行节俭政策,所有开支削减百分之五,严格控制公车购置,意味着下半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公务车采购全部暂停。中高级车生产企业将由此失掉部分市场。

据统计,公务车市场占据我国汽车市场份额高达10%~15%。凯美瑞、新雅阁、君越和帕萨特的政府及大宗客户采购比例都在30%左右,其中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的采购比例不小于15%。其他车型如天籁以及蒙迪欧致胜等,大客户采购的比例都在20%以下。加上地震灾区市场份额的损失,汽车市场将受到很大影响。汽车业的“拐点”将至面对半年的车市低迷,现在已没有人怀疑,中国车市将告别持续近6年的高增长。因此,有业内人士称,汽车业的“拐点”将至。

但也有更多的人,将其称之为“理性回归”——整个车市从快速发展期转入平缓期,符合经济运行发展规律。如果从2002年算起,中国车市在超过20%的年增长率上已经呆了差不多6年左右。

可以想见,即使我们今年不遭遇种种困难,基数日益庞大的中国车市想要继续维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也已经时日不多了。当增长连创新高,快速发展持续一段时间后,增幅逐步下降的压力越来越大,回落调整在所难免。

事实证明,任何国家的车市逃脱不了潮涨潮落的市场运行规律,中国市场当然也不会例外,市场从没有常胜将军。

最近欧洲一家知名财经媒体写道:经过十年的飞速增长,中国汽车业在2008年可能要“稍事喘息”。因为和2006年增长34%、2007年增长24%相比,今年以来汽车市场受到了大量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需求增长可能会显著地“停顿”。我们应该从旁观者的视角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汽车市场。

长期趋势依然向好中国车市将何去何从?笔者的态度是:上行趋势不变,增速将放缓,但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尽管影响车市的因素依然很多,但影响汽车市场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暂时性的,另一类为长久性的。目前来看,影响市场的因素更多的表现为暂时性的,从长远看,它的表现是向好的。

中国车市是个增长可期的刚性需求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统计,2007年底,中国私人轿车拥有量为1522万辆。减去不少私人购买以运营为主的出租车、以及以个人名义购置的商用车,平均下来30多个家庭才有一辆私人轿车。

同时,中国汽车保有量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在中国平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44辆,而在美国是800辆。中国车市的未来发展空间由此可见一斑。

从地区分布来看,现在私人轿车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的许多省会城市和大量二三线城市,私人轿车的拥有比例还比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随着轿车销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盈利能力也将得到释放,售后服务的利润将成为汽车业整体未来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换一个角度思考,一系列影响车市的因素,与其说抑制了市场,不如说改变着消费结构,让消费的诉求发生变化,加剧了行业洗牌;今天短暂的低迷,是积蓄,将带来明天的“喷发”。

我国正在经历一个从汽车工业到汽车产业,再到汽车社会的巨大变化。汽车与环保、能源战略、城市交通等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才是关系到汽车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基础设施REITs试点登台 一文梳理相关政策及受益方向

国内基础设施REITs试点登台 一文梳理相关政策及受益方向

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境内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正式起步。同时,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基础设施REITs聚焦重点行业,优先支持基础设施补短板行业,包括仓储物流、收费公路等交通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理等污染治理项目。鼓励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等开展试点。

2020年05月07日

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处于全球领跑地位 将带动其他国家更多发展机遇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大盘“稳”、结构调整“进”、新旧动能转换“亮”、消费升级空间“扩”,经济

2019年08月20日
15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业绩 我国城商银行净利润增速领跑

15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业绩 我国城商银行净利润增速领跑

截至1月27日晚,有15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业绩快报,其中包括6家股份制银行、5家城商行和4家农商行

2019年01月29日
中国最新薪酬报告出炉 2019年预期薪酬涨幅仅为1.07%

中国最新薪酬报告出炉 2019年预期薪酬涨幅仅为1.07%

为精确、全面地了解2018~2019中国的薪资水平,近日,博尔捷集团旗下的欧孚科技,联手商学院共享经

2019年01月29日

2018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 中国银行业以3174亿美元继续全球第一

近年银行业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很多人对银行的看法都非常极端,只知冰山一角,却无限放大。英国品牌

2019年01月28日
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公司排行榜发布 金属行业企业入榜数量居首位

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公司排行榜发布 金属行业企业入榜数量居首位

据消息报道,财富中文网联合科尔尼咨询公司发布“中国最具影响力创新公司排行榜”。2018年,共计49

2018年12月28日

2018年11月上市券商业绩排名出炉:25家券商净利润环比增长

随着10月下旬起股票市场活跃度增加,券商11月业绩触底回升。截至昨晚,已有30家A股上市券商均公布

2018年12月07日
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增速放缓 减税降负措施逐渐成效是主因

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增速放缓 减税降负措施逐渐成效是主因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非税收入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预测》

2018年10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