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下滑已成定局,接下来我们面对的是经济紧缩,而不是经济过热,经济政策也应该走出“抗热”思维,正式进入“御寒”思维。
经济紧缩现象越来越明显,GDP、CPI双降。今年前9个月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9%,增速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修正后的12.2%,也低于2007年全年修正后的11.9%和2006年全年最终修正后的11.6%。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更是降至9.0%,大大低于上年同期修正前的11.5%,也低于今年第一季度的10.6%和第二季度的10.1%。今年前9个月CPI增速高达7.0%,大大高于2007年前9个月的4.1%,但9月份CPI增速回落至4.6%,为今年最低增速。而作为CPI先行指标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今年前9个月较上年同期增长8.3%。
我们不能被表面数据迷惑。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好,9.9%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速,CPI的增速下降,两者十分匹配,而PPI仍然维持高位,说明原材料价格仍然坚挺。
但这些数据可能给我们制造假象,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根据收入法计算,我国前8个月GDP增长大约在8.8%左右,已经低于9%。经济下降可以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发电量与政府财政收入下降等一系列数据加以佐证。全国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工业企业增加值3月份同比增长17.8%,5月份回落到16.0%,7月份14.7%,8月份12.8%,9月份11.4%,创下2002年8月以来6年新低。今年以来,国内发电量增速持续下滑,前8月增速为10.9%,前9月该数字已降为9.9%。不仅如此,我国9月税收收入增速下滑非常严重,同比增速只有2.5%,就在上半年,全国税收增速还是33.5%的高位。
我们更不应该被PPI数据迷惑,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通胀压力高企。作为CPI领先指标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今年前9个月较上年同期增长8.3%,高于前8个月的8.2%,也大大高于2007年前的2.7%,似乎显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不减。但9月份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出现自2007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增长幅度回落。同时,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价格下挫与市场缩小并存,钢铁、铝等基础产品产能出现全面过剩,考虑到库存增加等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的高位盘整态势,基本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第四季度和明年的情况将更加严峻。由于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全球大宗资源商品继续在低位震荡,产能过剩与市场萎缩将更加明显,从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的GDP、CPI、PPI将同时下降,明年下降速度会加快,CPI、PPI可能出现负增长。
从GDP、CPI、PPI、发电量、财政收入等各项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已经处于明显的下降通道。通缩的风险并不比通胀小,由于全球金融风暴与国内经济转型周期叠加在一起,我国经济所面临的考验十分严峻,我国经济失速造成的恐慌一旦蔓延,将挤压金融企业,最终形成恶性的紧缩循环。
此时第一要义是保证实体经济高效率增长。要救经济,重要的是继续放松信贷、发挥民间资金的作用,加大政府投资。
在全球放松货币挽救经济的情况下,如果继续以抑通胀为货币与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无异于南辕北辙,将使我国受紧缩之害,丝毫无助于经济的转型。 虽然央行与银监会担心通缩形势下的呆坏账风险,但要抢救实体经济,必须激活信贷。对于90%以上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中国经济而言,银行收缩信贷将风险逐出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其实是一种理性经济人的自杀行为,眼睁睁地朝深渊走。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之圈,放松货币政策是第一步,首先管理者要认识到放松信贷才是拯救银行的根本之招,而不是貌似防范风险的紧缩信贷。发挥民间资金的力量,可以弥补银行风险控制的短板,可以收到既疏通信贷渠道、又能防范风险的一石二鸟之效。
其次,应加大政府在基础领域的投资,2008年年初的冻雪灾害和风力发电上网不畅,显示我国在电网、铁路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欠账,同时,资源储备不足、保障性住房仍有很大缺口,通过投资拉动是解决中国短期经济失速的捷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的必然之举。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