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12月9日发布《中国酒店人力资源现状调查报告(2016)》称,“人”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酒店业面临的突出而普遍的问题,人力资源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制约酒店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业研究中心采集了全国30个省份、87个城市300多家酒店的人力资源样本,围绕总经理概况、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和员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集中在五大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占比为32.44%)和八大本土酒店集团(占比为66.37%),四五星级酒店约占70%。
调查显示,人才缺乏与人才流失的矛盾、高校教育理念与产业实践之间的矛盾、人员供给不足与企业人才开发手段匮乏的矛盾近年来在酒店业人力资源发展方面尤为突出。
新形势下,酒店集团不断扩张,酒店数量急剧增加,消费群体正呈现出新的消费特点,行业对酒店人才的数量、质量与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酒店高级管理人员不仅要精通传统的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紧跟现代市场的变化趋势,自觉掌握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酒店管理知识与技能,比如线上业务等。
然而,该项调查显示,当前酒店总经理的整体学历状况与年龄结构似乎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仅有11.91%的酒店总经理第一学历是硕士以上学历;仅有36%的酒店总经理所学专业为酒店管理专业,而非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背景的总经理占比高达50%。在年龄结构上,有46%左右的酒店总经理在45岁以上。其中,50岁以上的总经理占比17.8%。“酒店总经理的学历水平不高、入行较早、培训频率偏低等因素,可以说是导致传统酒店业与社会进步脱节的重要原因。”中瑞酒店管理学院特约研究员李双双在发布该报告时说。
员工流失率长期居高不下,却始终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本次调查显示,流失员工93.75%为在餐饮部(50%)和前厅部(28.87%)的一线员工。工资报酬低是导致员工流失的首位因素(82.14%)。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长期付出多、收入少,缺少晋升机会也是员工离职的原因。“除了员工自身因素之外,这也反映了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上的滞后,酒店人才培养与开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酒店人才管理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得不到有效纠正。”李双双说。
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酒店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却始终不能与行业需求一致,教育脱节正严重制约着酒店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调查显示,89.88%的酒店在招聘员工时注重的第一要素是“服务意识”,但多数高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却对“服务意识”缺乏应有的重视;高校与学生往往把毕业生定位于酒店管理人才,但酒店工作的特点却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很多专业院校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甚至是师资选择与学生管理上都存在误区,建议用“三明治课程”即“学习+实习+学习”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在酒店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酒店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仍然重外表,对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学历水平却重视不足,培养和需求也存在错位现象。在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很多酒店亟须建立一套完善而科学的人才激励与发展机制,而不是仅靠“报酬”留人。对毕业生而言,酒店也应建立规范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帮扶”制度。管理培训生制度被认为是让毕业生快速成长为酒店管理人的“捷径”,但调查显示仍有33.93%的酒店没有制定管理培训生制度。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首席顾问张润钢表示,在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当前中国酒店业的企业侧和教育侧都存在问题。教育界应从课程设置、教材、教师以及校园管理入手进行改革,酒店企业除了把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市场开拓、营销等方面,还应给予“人”这一根本因素足够的关注。“饭店行业欲走突围之路,人力资源是一个瓶颈。中国的饭店产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上必须要有颠覆性的突破。”张润钢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